思入風雲:補鑊式糾正

之前本欄也討論過「派糖」這個用語。「派糖」的出處大概已不可考,我們用了也有一段頗長的時間,過去一直相安無事,但今年財政預算案公布之前,政府好像突然受了刺激,認為「派糖」帶有貶意。

香港《基本法》規定了特區政府的理財原則,像第一百零七條就列出幾條重要原則,分別是量入為出、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等。這些原則本欄不逐一解釋,但貫穿起來,最重要的概念是平衡,而且要受限於本地生產總值的增幅。故此,所謂平衡就是水漲船高式的平衡,而不是大增稅率、大加開支那種大收大支的平衡。

政府「派糖」是因為有盈餘而派糖,而不是為了派糖而賺取盈餘。財政預算案本來是稍有赤字,但以比例計算,幾十億赤字在幾千億收入中只是區區之數,故大致上算是平衡式預算。不過,正式數字公布,結果由預算平衡變成七百多億盈餘,這不但是一筆意外之財,而且從平衡預算的出發點,這不是常態,除非政府有大計劃、大發展,否則偏離平衡預算的七百多億理應回饋市民,回復財政司司長去年平衡收支的目標。

所以,本欄近月已不斷強調,市民不會太認真去追究財政司司長的估計是準還是不準。如果是準,那就相安無事,就算政府不再給予退稅,也不送贈六千元強積金代供款,只要照顧到低下階層的生活便可以了;但弊在估計錯,比平衡多了七百多億,那「派糖」只是補鑊式的糾正手法,由巨額盈餘回復到近於平衡。因此,政府又何必太過緊張「派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