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男潮女流行玩微博,大小事情在網絡世界三言兩語盡訴心中情,但有些「真情流露」讓人實在吃不消。
廣東汕頭有位醫生透過微博講述面對瀕死患者的感受:半夜極有可能得起床收屍,還是希望她能頂過今晚,您就等我下班再死,好不?這位醫生還將患者病歷上載。帖文曝光,網上討伐聲一片。
別人家生離死別,自己眼裏成了小菜一碟。有人質疑醫生的醫德;有人說這只是發發牢騷,與道德無關;也有人說這是典型的「職業倦怠」,毋須大驚小怪。說實在,日日面對同一樣循環,類似情況各行各業都存在,只有程度深淺的區別。
最恐怖莫過於官場的職業倦怠症。譬如,內地習慣將官員政績量化,對各地礦難和交通事故等死亡人數實施「配額制度」,超額者輕則原地踏步無官升,重則摘掉頂戴花翎。如果大限將臨偏偏出大事故,官員往往會祈求老天爺開恩,千萬等新配額開始生效才死人。
為避開大限保住烏紗,官員們會「盡一切努力搶救傷員」,以免死人配額爆燈。所以說,港人熟悉的那些官員們「身先士卒,戰鬥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的鏡頭,未必是造假做騷,隨時是真情流露,寓救己於救人,豈能不動真格?
動用一切資源,提供最佳醫療條件,用最好的藥搶救,當官的心裏只有一種念頭:「等過了大限再死,好不?」如果傷者硬是不領情,非要趕着給閻王爺報到,還有最後一招:做手腳,讓死人在陽間多「活」幾天。
雖說當官的如今爭着開博跟老百姓套近乎,但這種「心中情」絕不可能在微博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