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流水:弔詭的美式民主

茉莉花香變成血腥味,突尼斯、埃及、約旦、也門等北非多國近日出現骨牌效應式政治動盪,最終結局如何目前難作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連串風波勢必對未來國際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這次中東風雲突變,美國可說完全處於被動狀態。據稱,奧巴馬對情報機關未能就突變政治亂局事先作出警示大為光火。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去留問題,取態前後不一,言論互相矛盾,顯示華府對形勢的掌控不在狀態,難免令人質疑這個超級強國還罩不罩得住中東。

除了被動,美國更陷入了兩難局面。一方面,這些國家的人民奮起反抗獨裁統治,要求民主改革,與美國一向宣傳的「民主」理念脗合,不好貿然反對;另一方面,埃及和約旦都是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友,與以色列關係融洽。而反穆巴拉克的各派力量,或多或少都帶反美色彩,其中穆斯林兄弟會更明言,與當局談判目的是「消除對我國事務的外國或地區影響」,顯然衝着美、以兩國而來。

失去主動權,美國惟有以時間換空間。曾暗示穆巴拉克應即時下台的奧巴馬見對方堅拒讓位,埃及軍方又未能控制局面,便改變初衷,以免日後無彎可轉。這邊廂國務卿希拉妮稱穆巴拉克會帶領和支持政權過渡,那邊廂身為美國特使威斯納放風聲指穆巴拉克必須留任,以主導民主過渡。儘管官方隨即發聲明指威斯納言論只是其「個人觀點」,但轉軚可見端倪。

美式民主輸出離不開美國利益考量,奧巴馬真想要的不是民主化的埃及,而是沒有穆巴拉克的穆巴拉克式親美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