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虎媽並不新鮮

耶魯大學華裔女教授蔡美兒發表新著《虎媽的戰歌》,主要講述自己如何以一個「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以「嚴刑峻法」教導兩個女兒成材,蔡美兒說:「中國的挑戰並非來自剛剛試飛的隱形戰鬥機,而是這些孩子優異的學術表現!」

「虎媽」新書強調中國父母用強硬手段培養孩子的做法,要優於西方父母遊戲行先的教育方法;《虎媽的戰歌》出版後,又經《時代》雜誌封面故事推介,立刻引來激烈的討論。正當中美處於角力競爭的階段,背後是美國人對於在和中國等新興強國競爭中失去優勢,以及美國孩子無法應對全球化未來的擔心。

事實上,這種手段培養孩子的做法並不新鮮,十九世紀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他三歲時,便被父親詹姆斯‧穆勒拉着學習希臘文,八歲時,在父親嚴格的要求下,可憐的約翰‧穆勒已經能閱讀希臘文寫就的柏拉圖、色諾芬與第歐根尼的作品,並學習拉丁語。十二歲前,他已經學會了微積分和幾何學。約翰‧穆勒全身投入學習,他沒有朋友,業餘愛好只是閱讀歷史;在小樹林散步時,還要聚精會神地聆聽其父給他講李嘉圖的經濟理論。

由此可見,世有虎媽,亦有虎爸,彼此的共通點都是對子女自小催谷。神經學專家丹尼爾‧利瓦廷曾對天才的成就規律作深入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準,他的練習時間必須超過一萬小時,任何行業都不例外。

這一萬小時相當於每天練習三小時,或者一周練習二十小時,堅持不懈十年。可見十年磨一劍是有根據的,問題是要這麼多天才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