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迷信自由市場的代價

《外交政策》雜誌一月號有一文章,題為「二○一一年食品大危機」,主要是警告糧食生產正處於大危機的爆發前夕。需求方面,世界人口增加,食物要求質量提升(例如肉類、奶類、禽類食品增加,便更多地依靠糧食轉化);供應方面,土地和水資源消耗過多,加上氣候轉變,都使生產量難以增長,甚至下跌。供求比例失衡,不是季節性或金融資本投機因素所致,而是結構上供應難以增長甚或減少的基本原因。

文章借澳洲一個研究進一步指出,食品價格高漲必然帶來社會矛盾、政治衝突,並且主要集中於食物支出佔人民收入較大比例的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影響則十分輕微。因此,突尼斯、阿爾及利亞與埃及動亂,都是出於此理;在它們以外,相信還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出現問題。中國政府長期強調的「無糧不穩」,便是此理。

我曾說,金融海嘯後,發達國家政府為維護金融資本利益,把調整的代價轉移到中下層,因此引致民眾抗議示威,這是當今政治形勢的一面;從糧油農產品價格上漲,引致發展中國家出現動亂,則是另一面。

不過,並非所有發達國家都會出事,關鍵是政府政策:是助長貧富懸殊,又不着重農業生產?抑或如中國當前政策那樣增加民眾收入,壓抑通脹,重視農業,着重國內農業生產,以保障糧食安全?

以埃及為例,若不過度依賴小麥進口,本身糧食供應足夠,便不會因國際糧價上升帶來不穩。這是迷信自由貿易、市場經濟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