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亞洲十八個國家在南韓釜山簽署《亞洲鐵路網政府間協定》。既然簽了協定,本應讓籌劃了超過五十年的泛亞鐵路網計劃得以落實,但由於各國之間,無論是技術標準問題還是地緣政治因素驅使,使得合作上難以達到共識,工程啟動之日遙遙無期。
中國積極參與泛亞鐵路,最主要原因是基於能源供應安全與穩定。自一九九三年起,中國由石油出口國轉變為石油純進口國,要依賴海外石油來維持國內的快速增長。
然而,以往一貫從馬六甲海峽運載石油的做法,在現今西方軍力在馬六甲持續發揮影響力的情況下,如果中國能源供應單單繫於馬六甲一路,一旦海峽被封鎖,中國大部分石油及海上貿易運輸也將被封鎖,風險太高。因此,如果透過鐵路把石油從西邊運到中國,繞過最險要的馬六甲海峽,可有助緩解中國石油運輸線對海洋的過度依賴。
另一邊廂,蒙古也是中國礦產資源的供應地。蒙古是世界上礦物資源儲藏量和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目前,蒙古是中國煤炭進口的第四大來源地,而煤炭乃中國主要的發電燃料,因此,中國需要與蒙古緊密接觸,為國內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然而,最近有外媒說,俄羅斯將積極參與蒙古礦產資源開發,以平衡中國在蒙古不斷擴大的影響。據說,蒙古方面也正有此意,計劃修建一個耗資巨大的鐵路網,把本國與俄羅斯、俄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乃至其他亞洲市場連接,但遺憾的是,不繞到中國來。
中國若要關注能源安全,蒙古的情況與俄羅斯的舉動,絕對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