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醫針灸治療愈來愈受重視,但治療手法和成效不一,中國中醫科學院及中國針灸學會收集全國多位針灸師的臨床經驗,結合古今醫學文獻,編製了一本有關針灸治療的《中醫循證臨床實踐指南》。指南就五個病種,包括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中風後假性麻痹、偏頭痛、抑鬱症及貝爾面癱等,標準化地列出成效最佳的針灸治療方法。科學院將提供指南給醫院管理局,該局將來亦會安排本港針灸師與內地專家作交流。
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劉保延稱,該指南收錄了該五個病種的針灸治療方案,並就各病種的病情輕重程度、分期、原發疾病和併發症,詳述了可達最佳治療成效的針灸療程時機、選穴處方和針灸方法等。他說,指南自○六至○九年籌備和研究,五個小組共數十位醫師和專家,收集了古代研究證據、老中醫的切身經驗和現代醫學文獻,再研究編製而成,將於兩周內在全國發行,並提供給香港醫管局。另外,科學院及針灸學會亦正就其他廿八種內科用藥的疾病編製指南,預計今年內完成。
醫管局綜合中西醫服務顧問黃譚智媛指,針灸治療愈趨普遍,但不論內地或本港一直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法,針灸師一般只靠個人經驗為病人治療,成效不一。她指,指南可為針灸師提供針灸治療方案的指引,但醫師始終仍要視乎病人臨床狀況再自行判斷。她說,即使指南面世,但針灸師仍需接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