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粵港合作扭轉被動

粵港合作有助擴大香港發展經濟腹地,由七百萬人的市場拉闊到接近八千萬人口的經濟區域,這是推動香港經濟再上一個大台階的重要一步。根據今年初簽署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十年內,該新經濟區要成為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實體,可向南韓及東南亞地區叫板。

曾蔭權上京述職,胡錦濤與溫家寶都提及這個發展重點,前者要求曾蔭權「進一步深化香港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合作」,後者講得更具體,直指中央在編製「十二五」規劃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及吸納特區政府的意見,進一步充實深化內地與特區的交流合作,特別是粵港合作的內容。

過去長時間,特區政府從抗拒與內地交流合作,到轉持積極態度,卻因不了解內地政府的管理與運作方式,不知如何切入內地體制展開溝通合作,因而常處於被動。在磋商互動過程中,前者近年主導整個進程,如非中央主動介入,在利益分配格局上更是處於下風。

以近期粵港合作新亮點前海為例,一開始特區政府就處於被動,新特區的構思完全出自廣東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的專家小組,特區政府並不了解未來前海的規劃。有立法會議員投訴,政府從來沒有向立法會交代詳情,市民就更難參與討論,提出意見。

這個有「深圳中環」稱譽的前海特區,極可能帶動香港金融服務業的一次大北移,觸及人才、資金與訊息的流動,影響深遠。故特區政府必須積極進取,主動參與構思與規劃,既為協助國家提升服務業水平作出貢獻,也有責任維護香港的經濟發展利益。

粵港及深港合作有很強的連貫性與持續性,曾蔭權要銳意進取,好好利用未來十八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