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康復者怕被標籤

【本報訊】根據國際醫學研究,患思覺失調的年齡高峰期為十五歲至廿五歲。香港大學一項臨床研究發現,思覺失調康復者對公開曾是患者身份感到憂慮,擔心被社會標籤及排斥,影響康復進展及成長。負責研究的精神科醫生認為,政府及社區在精神健康服務上,應加強針對消除公眾對該病的誤解,更有效幫助康復者重新融入社區過正常生活。

港大○五年以小組形式對六名廿三歲至廿九歲首發性思覺失調康復者進行研究,他們平均發病一至兩年,個別仍需接受藥物治療。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林美玲指,研究結果發現患者對康復的理解跟精神科醫生有所不同,精神科醫生着重病徵控制及是否持續用藥,但患者較關注藥物副作用及公開曾經患病所帶來的社會標籤。

融入社區 重過新生

林美玲稱,國際醫學數據顯示,思覺失調發病率約百分之一至三,成因未明,但家族有患病史或後天濫藥,都會增加患病機會。患者會出現妄想、幻覺及思想紊亂等病徵;而治療藥物約有十多種,副作用因人而異,一般為手震、肌肉繃緊、坐立不安或新陳代謝變慢引致容易疲倦等,醫生會視乎情況為患者轉用藥物。

她續稱,患者對完全康復的定義是重新融入社會,並在社區擔當有意義角色,建立良好社交關係,從而感到被尊重,但社會對此症的負面標籤,令他們產生憂慮,以致不敢向身邊人透露曾患病,「社會人士對思覺失調嘅認知不足,往往對患者有負面標籤同排斥,妨礙患者康復,對青少年患者嘅正常成長亦造成影響」。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