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機構與香港房屋委員會於過去兩年為逾四千名公屋長者進行防跌評估,發現三成長者屬高危跌倒一族,經改善家居輔助器材後,跌倒比率回落至兩成一。職業治療師指出,濕滑的浴室是長者跌倒「高危點」。註冊脊醫提醒長者,若不慎跌倒,輕則肌肉紅腫,重則骨折,甚至死亡,建議他們在家中安裝輔助設施。
「寰宇希望」與房委會合辦「社區長者防跌計劃」,在三十八個公共屋邨評估逾四千一百名六十歲或以上長者的跌倒風險,獨居長者佔三成四。結果發現,有三成獨居或平衡力較差的長者屬高危一族。調查再就一百零五名獨居長者深入評估,三成二接受評估前半年曾跌倒,但經職業治療師探訪及改善家居輔助設施後,跌倒比率大幅減至二成一。
參與計劃的八旬獨居長者司徒婆婆,曾由床上跌落地撞穿頭,亦試過因腳軟跌倒地上致手腕骨折,義工為她安裝家居扶手後,已減少跌倒。
註冊職業治療師徐慶士表示,浴室地面濕滑,長者又慣用濕毛巾代替防滑氈,更易跣倒。此外,樓梯及門檻也是長者跌倒的高危位置。
註冊脊醫王漢榮指,糖尿、高血壓或骨質疏鬆的長者更易跌倒。他的求診個案中,七至八成長者曾跌倒,但不少長者以為是小毛病,「死忍」不肯求診。他建議長者在家中安裝輔助設施,有病要求醫。
「寰宇希望」將於下月五日至十月二日,到九龍六個屋邨舉行「長者防跌安全日2010」,為長者跌倒風險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