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課程學員零保障

香港學位競爭劇烈,遙距課程漸成另類選擇,惟質素監管俱成疑。有市民先後透過兩間本地教育中心報讀代辦的海外學位課程,卻分別因中心結業及未能取得入學證明而被迫選擇退學,時間與金錢均蒙受損失。教育界及議員直指現時非本地課程良莠不齊,批評教育局監管不力,對同學「零保障」。

阿欣於○八年透過本地一間教育中心,報讀代辦的美國大學學位課程,惟修畢兩個學期(去年七月)後該中心突然結業,阿欣學無所成之餘,已繳付近六萬元學費更追討無門。事後在該中心一名導師介紹下,阿欣再在同一座大廈另一間教育中心報讀海外大學課程,純粹透過電腦授課,期間沒有導師講課。

團體轟註冊程序簡單

未料禍不單行,阿欣開學個多月來,新校一直未能提供海外大學的入學證明,其母親李太擔心女兒學業再有差池,決定為女兒退學,幾經周旋後才獲退回部分學費,李太說:「消委會話第一間(教育中心)執咗笠,跟進唔到;教育局又唔肯教我點追番啲錢,真係好無助!」

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稱,在港開辦的非本地課程俱受《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規管,條例下設有註冊機制,有關課程須獲來源地當局承認。阿欣報讀首個遙距課程因不再獲當地院校承認,該局隨即於去年三月撤銷有關課程的註冊。至於第二個課程因屬純以遙距模式開辦,按法例毋須註冊,所有註冊屬自願性質。

「呢啲遙距課程完全冇保障,質素亦好難監管,但因為唔係主流教育,政府一直都冇乜點理!」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現時教育局的註冊程序過於簡單,並只流於行政層面,未有實質監管作用。鑑於教育有別於其他服務行業,張擔心學校一旦倒閉,學生將難以在短期內轉換學分及重新物色學校,影響可大可小,建議當局透過修例加強監管。

非預繳式消費難追討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則直指現時政策存有漏洞,「剩係註冊都唔係好夠,教育局真係要研究吓點樣堵塞漏洞,令啲機構冇咁易走法律罅!」王亦促教育局加強宣傳海外學位課程相關法例,提高巿民認知。

法律界人士黃國桐表示,由於教育並非全消費形式項目,亦不屬預繳式消費,同學在追討學費時較為困難,同時亦難獲較全面保障。

兩教育中心關係迷離

涉事兩間教育中心名稱有別,但關係卻千絲萬縷。李太指出,追討學費期間曾多次向第二間教育中心查詢,發現職員接聽電話時竟說出舊校名字;直至上門追討時,又目睹印有舊校標誌的文具在課室內出現,「啲職員話退錢要收行政費,但如果我唔追之前嗰間(教育中心)啲學費,就可以唔收(行政費),乜唔係兩間分開嘅咩?點解會咁?」

李太在記者陪同下再向教育中心查問時,一名導師否認該校與已結業的教育中心有關,並以「我哋啲同事可能講錯名」、「我哋之前想租嗰間教育中心(已結業)個單位,可能有人唔小心攞咗返嚟」作回應。記者事後多番聯絡該教育中心,卻一直未獲回應。

海外課程中心投訴

年份 宗數

10年 1(1月至4月)

09年 20

08年 5

*資料來源:消委會

■記者 陳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