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捐血時間:發病後3至6星期

【本報訊】香港大學及紅十字會成功煉製豬流感血清,並發現九成康復者身上有足夠抗體製造血清,港大內科部臨床助理教授孔繁毅指,康復者體內抗體會隨時間下跌,最佳捐血時間應為發病後三至六星期。由於病徵較輕微及沒有發燒的患者抗體水平較低,再次感染機會高,呼籲在下次流感高峰期來臨前接種疫苗。

愈病重抗體愈高水平

孔繁毅指,分析了九成抗體達標及其餘一成不達標康復者的特徵後,發現若當初患病時病徵愈嚴重,體內有高水平抗體的機會愈大,並有三項重要指標,包括入院求診時於鼻腔內分泌物驗出高病毒量、有咳嗽及痰涎,以及出現肺炎徵狀;相反,若患病時徵狀輕微,以及沒有發燒,康復後抗體水平會偏低,即日後再受感染的機會較大。他認為這類康復者應在下次流感高峰期前,接種已包含豬流感疫苗在內的季節性流感疫苗。

今次捐出血漿的康復者,其中三十三人先後抽血兩次,之間相隔約一個月,當中三分之一的抗體水平下跌一半,三分之一維持不變,其餘三分之一則上升近一倍,反映康復者的抗體會隨時間變得不穩定,發病後三至六星期該為收集血漿的最合適時間。

他指現時仍存有約夠四十至五十名重症患者使用的高免疫球蛋白及血漿,儲存期分別約兩年及一年。今次整項血清提煉計劃耗資約三百萬元,由政府撥款支持,雖血清成本較高昂,但本港的豬流感重症患者,大部分為壯年及健康良好人士,且為家庭支柱,認為若有方法成功治愈他們,亦有助避免社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