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政改方案,因為「溫和反對派」的民主黨放棄了「一籃子條件」,中央接受了「一人兩票」修訂而獲得通過。整件事情的變化突如其來,民主黨和中央都是在最後一刻轉變立場,將所謂「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樣的「突然轉變」發生在六月中旬。
在「轉變」一個月前的五月十七日,柳某在此發表《當心被反對派包了餃子》一文,文尾寫道:「不能排除反對派對二○一二政改方案在最後關頭『忽然轉身』的可能性,二○○五年政改被否的『老皇曆』不能全信。政治角力從來就是說變就變非常隨機的東西,現在愈是『頂』得僵持,愈有可能風雲突變。」
結果,風雲突變果然發生在一個月後,中央和建制派「被包了餃子」。當時柳某沒有估到的是,不但反對派「忽然轉身」,中央也「忽然轉身」,而且轉身幅度在反對派、民主黨之上。但中央的轉身是被民主黨的轉身帶動的,因此,整個事情的結局,還是中央和建制派被反對派包了餃子。
中央和建制派今次被包了餃子,所為者是甚麼呢?據說有二:一是能令香港的政改向前踏出一步;二是避免了因為政改被否,曾蔭權政府管治受大衝擊,香港生亂。這兩條都是「似是而非」和根本「不確定」的東西,以此作為「轉身讓步」、丟掉原則的決策理由,顯然是錯誤的。所謂「政改向前踏出一步」有甚麼意義嗎?對香港有甚麼實際益處嗎?能夠減少今後的政治爭拗嗎?如果政改又被否決,曾蔭權政府對香港就管治不下去了嗎?就會天下大亂了嗎?
這些年中外局勢和香港回歸後的巨大變化已經清楚表明,香港「雙普選」的政改方向只會最終把香港引向災難;因此,「原地踏步」只有好處,可避過危機。而曾蔭權政府的管治亂局出於他的施政無能、私心自用,和政改通過與否關係不大。因此,中央的讓步全無正面意義,只是賠進了自己的威信和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