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排尿難折磨中風長者

中風是長者常見的致死疾病,即使得保性命,身體機能亦會受損。有調查發現,多達六成三曾中風的長者出現失禁及無法排尿等後遺症,即全港每年逾一萬二千名中風長者受泌尿問題困擾,當中兩成需長期插尿喉,增加細菌感染及腎衰竭風險,死亡率更增加三倍。老人科專科醫生指,中風患者的膀胱或失去感覺,建議公立醫院將膀胱超聲波列作中風康復者的標準檢查。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會董湯秉忠醫生指,本港每年有二萬人因中風於公立醫院治療,隨着人口老化,估計中風人數每五年增長五成。因患者腦功能受損,削弱控制膀胱及尿道括約肌的機能,及影響神志及認知能力,造成失禁。中風亦會令感官衰退,正常人膀胱容量為五百立方厘米(cc),但中風患者的膀胱積存一點五公升尿液也毫無感覺,尿液或倒流腎臟造成阻塞性腎衰竭。

該會訪問十三間公立醫院約一千一百多名中風長者,會董梁萬福醫生指,調查發現約六成三長者中風後出現泌尿問題,比一般長者高逾五成。按此推算,即每年逾一萬二千六百名中風長者有泌尿問題,當中逾兩成,即約二千五百人因排尿困難,需長期插尿喉,平均每年出現兩次細菌感染。長期失禁及感染亦造成褥瘡,一旦細菌入血,可併發致命的敗血症。有泌尿問題的中風長者,死亡率為百分之四點八,比一般中風長者高出三倍。

膀胱超聲波應列常規檢查

老人科醫學會主席江明熙醫生表示,約六至七成患者可透過膀胱訓練及藥物改善泌尿問題,當中二至三成可完全康復,建議醫學界將膀胱超聲波列作中風患者的常規檢查,及早發現失禁等問題以便治療。

江明熙說,本港逾九成有泌尿問題的中風長者採用保留性的尿喉,即尿喉長期固定體內,每二至四周由護士更換,增加感染機會亦添病人心理壓力。

近年外國開始轉用間歇性尿喉,每隔數小時才將尿喉插入體內排尿,每次尿喉留在體內少於十分鐘,尿喉用完即棄,病人及照顧者可自行插喉,長遠可減低感染風險。他建議本港長者轉用此類尿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