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驗出新星狀病毒

【本報訊】香港大學繼首次在蝙蝠身上找到可致人類腸胃炎的星狀病毒後,最近又在老鼠驗出新的星狀病毒,但品種與人類星狀病毒不同,推斷老鼠為病毒天然宿主,暫未見老鼠星狀病毒威脅人類健康。

可致腸道感染

港大研究化驗了六百廿二個人類糞便及四百四十一個老鼠糞便樣本,結果除了在九個市民糞便樣本中找到人類星狀病毒外,亦發現百分之一點六的老鼠糞便樣本有的星狀病毒,比率較蝙蝠的感染率為低。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潘烈文曾發現蝙蝠帶有星狀病毒,並與人類感染的星狀病毒十分相似,有互相傳播可能性,故再研究其他動物有否帶星狀病毒。他強調,在老鼠找到的星狀病毒,與人類星狀病毒不同,沒交叉傳播關聯,暫未見對人類有威脅。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稱,星狀病毒與常見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同為可致腸道感染病毒,可令人腹瀉、肚痛。本港老鼠橫行鬧市咬傷人,即使星狀病毒不影響人類也要杜絕鼠患:「漢他病毒、鈎端螺旋菌、傷寒都可由老鼠傳播,市民要小心提防!」

另外,港大又在野鳥找到三種嶄新病毒。專家在一年內研究全港各區檢獲的六千七百六十五隻死雀,涉及二百零一個品種,最後在鶇科雀鳥身上發現三種全新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命名為TV1、TV2及TV3,三種病毒均只在秋冬兩季驗出,與過往研究發現其他禽鳥病毒的特性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