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旗袍百媚千嬌

旗袍一直被視為最能體現東方女性曲線美的服裝,旗袍的設計及式樣更是歷久不衰。香港歷史博物館本周三舉行「歷久常新——旗袍的變奏」展覽,首次展出二百八十件不同年代的旗袍,包括四屆亞洲影后林黛曾穿着的腰圍僅得廿一吋旗袍、香港影后蕭芳芳當年憑電影《女人四十》出戰台灣金馬獎時穿着的戰衣,以及朱玲玲當選港姐時穿着的旗袍等,博物館更邀請高級品牌「源Blanc de Chine」及夏姿等,展出多款高貴典雅的旗袍設計。

旗袍被公認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婦女服裝,旗袍原是指滿清八旗婦女所穿的長袍,二十年代經過改良,出現了一種新式旗袍,再逐漸發展為現代概念的旗袍。早前電影《花樣年華》上映時便曾掀起一陣旗袍熱,不少名媛出席隆重典禮儀式時,亦會選擇穿上旗袍。

三十至四十年代是旗袍發展全盛時期,旗袍成為當時中國婦女最普遍的服裝,當時旗袍設計以優雅為重,如講究扣子與布料花紋及刺繡配合,但五十年代後,中國社會轉變,穿旗袍的人數愈來愈少,六十年代隨着大量西式成衣出現,旗袍漸漸在日常服裝領域中沒落。

不過,本港不少地方至今仍然可見到旗袍的蹤影,除了部分學校的校服仍然採旗袍款式外,不少新娘子在婚禮上亦會穿上旗袍,香港小姐選美亦保留旗袍此環節,甚至不少酒樓的知客也會穿上旗袍。

展覽至9月13日

今次旗袍展由本周三至今年九月十三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舉行。歷史博物館期望透過今次展覽,介紹旗袍的淵源、其與社會及文化的關係、不同年代旗袍的款式演變、以及當代時裝設計師如何將之時代化及現代化,令旗袍得以持續發展。

記者譚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