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公元1156年-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為現今河南蘭考人。身為金元四大醫家之一的張從正,認為人患病主要因為有邪氣,若果消除了邪氣,人自然會恢復健康。
所以他治病以祛邪為主,精通「汗、吐、下」三種攻邪方法,故被稱為攻下派的代表醫家。
張氏主張實則攻之、虛則可補。一些體質虛弱的患者仍需進補。不過張氏認為用藥物補養身體,始終只是輔助性,不能久服;若要健康,一定要令病人進食得宜,才算是補養之道。
張氏除了治療身體上的疾病了得外,治療病人的心病也很了不起,即心理療法。他對社會環境、精神因素等十分重視,如四時天氣、社會局勢、地區差異及個人體質等。曾有一名婦人,被一群強盜搶劫時所發出的聲響昏倒在地上。後來,她畏懼所有聲響,每聽到聲響都會昏倒不醒。張氏叫人按着病婦人的兩手,然後用木棍大力地拍打茶几數十次,病婦因而漸漸不再害怕大聲響而病愈。
張氏善於攻邪治病,也善於治療心疾;他是攻下派的老祖,也是心理療法的佼佼者。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推廣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