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士薪酬遜護士

港府一直聲言推動中醫藥發展,惟培訓本港半數中醫學士學位畢業生的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均批評當局「重西輕中」,用於推動中醫藥發展的資源明顯不足。現時大部分中醫畢業生到醫管局轄下公營中醫診所任職,入職月薪為一萬五千至一萬六千元,不僅遠低於公立醫院西醫起薪水平,待遇亦不及護士、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等醫護職系,難以挽留人才及吸引新人入行。兩間大學均建議當局為中醫師引入類似公立醫院的薪級表制度,並提高入職薪酬,並盡快將中醫診所推展至全港十八區。

中大中醫學院副院長梁榮能指,當局過去十多年在中醫藥方面的工作仍停留於規管階段,欠缺發展策略,本財政年度對中醫藥撥款只有七千七百萬元,反映當局政策「重西輕中」。

畢業生做回護士

目前本港每年約一百名修讀中醫藥相關學士課程的學生畢業,他們多數到醫管局中醫診所任職。

現時全港十四間中醫診所,基本上由社福機構承運,醫管局只負責監察服務。按規定,每間中醫診所必須聘請至少五名本地畢業生,並提供三年合約。

然而,中醫師受聘於社福機構,不能享有與其他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同等的薪酬制度,初入職的月薪介乎一萬五千至一萬六千元,比註冊護士及物理治療師等職系為低。曾有註冊護士不惜放棄原有工作修讀中醫藥課程,惟畢業後發現中醫待遇太差,迫不得已又做回護士。

港大中醫藥學院助理院長(外務)張樟進亦表示,中醫可對本港發展醫療產業起重要作用,特別在保健、疾病預防、情緒病及癌症等方面有極大潛力,「每年有二千五百萬旅客訪港,一半來自海外,若其中百分之一至二在旅遊之餘尋求醫療服務,已是很大的產業。」

促訂薪級表制度

他認為當局應盡快於仍未有公立中醫診所的四個地區開設診所,並考慮設立針灸及推拿等中醫專科門診。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稱,當局應加強支援中醫業界,為中醫師制訂薪級表制度,讓業界有清晰工作前景,並盡快籌辦中醫院,為本地中醫學生提供實習培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