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做香港人難,做香港老人更難,難在老無所依、老無所養,連輪候政府資助的安老宿位也要鬥長命,否則隨時含恨而終,死不瞑目。
說來可悲,去年香港有四千五百多名長者在輪候資助宿位中去世,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十二名老人家等到死也未能如願。這種事如果發生在落後地區,大家無話好說,但在以「紐倫港」自詡的香港,長者望天打卦,求一宿位而不可得,這豈止可悲,簡直可恥也!
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死撐,指如果長者無任何特別要求,一般只需兩至三個月便可入住護理安老宿位,意思是說輪候時間長的責任不在政府,而是老人家要求多多。按照高官的邏輯,老人家只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准有任何要求,這和古人所說的「嗟來食」又有甚麼分別?其實,目前輪候資助宿位的長者達二萬五千多人,但未來三年當局只計劃增加一千五百個宿位,所謂兩至三個月便可入住根本是一派胡言,有議員贈予張建宗「不仁不義」四個大字,不亦宜乎。
煲呔曾說過,他自己也是「老人家」,自然明白老人家的感受,問題是,此老人家不同彼老人家,此老人家居於高高在上的禮賓府,如何能夠明白彼老人家的感受?
港府為公務員隨便加一次薪,庫房每年就要多支出十幾億元,但在照顧老人家方面卻是斤斤計較,高官將孟老夫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演繹成「老吾老不理人之老」,叫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