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換樓被轟「偽共識」

【本報訊】《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建立共識」階段昨舉行總結會議,在會議前夕,當局靜悄悄地在網上公布最具爭議的樓換樓安排補充說明,指樓換樓業主在重建期間不得轉讓業權,並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可退出,待新樓落成並補回差價後方可自由轉讓。多個關注團體批評建議文件初步及欠缺細節,質疑政府只是「假諮詢、偽共識」,數十人在會議期間更拉隊離場抗議,整個會議火藥味甚濃。

補充說明限制轉讓業權

市建策略檢討網站前晚發布兩頁紙的樓換樓安排說明,字眼由諮詢文件的「可考慮模式」變成「初步建議」,指受影響業主在收到市建局收購建議時,除收購金額外亦可知道詳細樓換樓安排,包括與收購呎價同時評估的「新樓單一呎價」等,業主需在六十日內決定要現金補償或樓換樓,並選擇單位面積,方便市建局設計,業主亦可即時知道需否補差價。

發展局上月中公布諮詢文件時表示,樓換樓是讓受影響自住業主可保留社區網絡,若可自由轉讓則與此理念有矛盾,故要小心探討。但補充說明卻指出,樓換樓業主只在重建期間不得轉讓業權,待完成交易就可自由轉讓。

十方向性建議不符民意

昨日總結會議有近二百人出席,十九個關注團體共數十名成員質疑當局建議未有解決重建豪宅化、地區諮詢平台的成員由政府委任欠獨立性等問題,隨時「魔鬼就在細節中」,十個方向性建議亦不符民意,宣讀聯合聲明後即拉隊離場抗議。

會上另公布訪問了約一千人的電話調查結果,指市民普遍認同十個建議,對樓換樓安排及市建局保育角色則意見較紛紜,但不少與會者批評民調問題設定冗長及有傾向性,結果欠代表性。

市建策略檢討督導委員會成員黃英琦認同,市建局過去造成不少破壞,令到社區產生不信任,強調舊區重建價值不應由市建局享受。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則表示,公眾在本月底前仍然可以提交意見,督導委員會將會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