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商在土地儲備不足情況下,仍然「冷待」今次東涌住宅用地拍賣,有分析員認為今次發展商是有「默契」地投地。建銀國際研究部執行董事顏偉洪表示,港府於輿論壓力下單方面推出「九招十二式」,故不排除今次是發展商藉此反擊施壓。科大經濟系教授雷鼎鳴亦認為有人「夾計」不出奇,但聯手壓低地價則機會甚微。
顏偉洪說,賣地氣氛冷淡不排除有發展商藉此向政府施壓,但亦有可能因為稍後續有山頂、何文田山谷道、粉嶺地皮及南昌站等項目拍賣及招標,故部分發展商預留「彈藥」吸納更優質地皮。
有美資行分析員則認為,發展商為免觸動政府的「神經」,故有「默契」地不搶高地價,向政府傳遞訊息,樓價已開始降溫,毋須再「出招」,是「雙贏」的格局。
科大經濟系教授雷鼎鳴亦稱「有人(地產商)夾計唔出奇」,但他指今次賣地價較市場預期出現很大落差,只要投得地皮利潤已「袋袋平安」,發展商即使聯手施壓,亦很大機會有中小型發展商背棄聯盟出價競投,故相信發展商聯手壓低地價機會偏低。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今次拍賣的東涌地皮並非「筍盤」,加上中港樓市均受政府打壓,故成交價低於市場預期,至於要證實發展商是否聯手低價投地,則要觀察未來數幅市區地皮拍賣情況才能斷定。
中大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表示,東涌地皮拍賣成交價遠遜預期,主要問題是政府在房屋政策上的取態,如復建居屋及資助市民買樓等,均顯得搖擺不定。發展商不清楚政府取向,不如按兵不動,加上東涌樓價向來水位有限,不容易炒,造成發展商昨日比較審慎,他不信是發展商聯手「對抗」政府。
他指,「麵粉與麵包價是兩回事」,即使現時地價平了,不代表樓價一定跌,樓價很視乎資金流向及經濟情況。不過,對持貨的炒賣者,樓市後市會變得更為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