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網購新騙局 呃完貨呃錢

網上拍賣易買易賣,加上容易獲利,令交易活動愈趨普及,但隱藏於互聯網世界內的陷阱亦隨時出現。本報近日發現有騙徒假冒銀行名義發出電郵,博取用家信任存入金錢,賣家事後雖洞悉騙局但卻無從追究。犯罪學學者分析,所有騙案的手法與原理大同小異,只要細心觀察即不難識破,呼籲市民遇有懷疑便應報警求助,免誤墮騙局而不自知。 記者 許紹基

拍賣網因接觸面廣兼所費無幾,近年已成為最受歡迎的交易平台之一,不少賣家都愛利用拍賣網出售貨品。陳先生早前便透過拍賣網放售一部流動電話,旋即有內地買家以港幣四千元投得。落實交易後,買家隨即向陳發出電郵,同時留下電話以供聯絡,陳說:「一切都好順利,佢話會入錢去銀行,叫我收到銀行電郵先寄部電話畀佢,我當時冇懷疑,咪等銀行聯絡我囉。」

指未符交易最低限額

未幾,陳先生便收到由英國花旗銀行發出的電郵,指買家已存入貨款,稍後確認收妥貨物後將以轉帳形式付款。陳不虞有詐,隨即將電話寄往內地,並通知負責的「銀行」職員。有關職員稍後回覆稱,已確認買家收到貨物,惟由於交易最低限額為港幣六千元,要求陳先生先將二千元差額存入帳戶,然後銀行會連同貨款一併入帳。

要求補交「尾數」可疑

陳對有關程序滿腹狐疑,致電買家求證,接聽電話的女子確認已收妥電話,並催促陳盡快存款,以免被銀行收取手續費:「我有佢地址,電話又接得通,封電郵又有銀行標誌,表面好似冇問題,但我愈諗愈唔妥,雖然冇咗部電話,但都決定唔入錢。」

香港花旗銀行發言人向本報證實,有關電郵並非由香港或英國花旗銀行寄出,相信上述事件為網上騙案,建議當事人盡快向警方求助。

「如果當事人以為再入錢就可以一次過收埋尾數,咁就中招啦,總之一句,記住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就唔會畀人呃!」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課程主任黃成榮分析,騙徒作案手法其實大同小異,只需令苦主誤以為獲利在即,付出額外的金錢或物質即可獲取回報,令苦主自投羅網,「騙徒最叻就係營造一個好着數嘅處境,唔小心就會跌入陷阱!」

警方發言人回應查詢時表示,○九年共有四百○二宗涉及網上商業騙案罪案;而今年截至二月為止,則已處理八十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