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下月展開首階段公眾諮詢保育啟德龍津石橋遺址工作,將舉行兩個地區展望工作坊暨實地視察,年底再舉辦諮詢會,期間亦會透過書信、電話和互聯網蒐集公眾意見,並將收集到的意見上載於互聯網。當局已定下三個保育龍津石橋的原則指引,包括原址保育石橋遺迹;石橋遺址設計要方便易達,布局設計要配合原是運輸樞紐的石橋保育;保育要與九龍城區現有的文化及文物資源,尤其是九龍寨城公園建立聯繫,以推廣公眾對香港本土歷史的認識。
啟德發展計劃是十大基建項目之一,港府擬在啟德興建住宅及郵輪碼頭,當局是先批出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但後來才發現龍津石橋遺址。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為保育石橋遺址,或需要修改有關部分大綱圖配合,鑑於公眾關注龍津橋的保存事宜,當局擬蒐集公眾最佳保存和展示龍津橋遺址的意見。署方下周將諮詢黃大仙區議會關於龍津石橋遺址保育的意見。
龍津石橋建於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五年,總長度約二百米,在石橋末端有一個兩層高的亭,曾用於迎接中國官員,故亦稱為「接官橋」。一八九二年,樂善堂籌集資金,以木料搭建,將橋向海伸延約八十米。一九一○年,橋的木造伸延部分以混凝土結構取代。石橋包括接官亭靠近陸地的部分,一九二四年建造啟德機場時填海,工程把橋的陸地部分填沒。石橋及碼頭其餘部分,則於二次大戰日本佔據香港期間拆毀及埋藏於啟德機場的新填海區。及至二○○八至○九年間,港府為啟德發展計劃考古勘探,再發現龍津石橋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