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劏房後果舊廈危機重重

【本報訊】屋宇署塌樓事故調查報告發現,有五十四年樓齡的馬頭圍道45J因劏房、建築物料老化等四大問題,令樓宇荷載安全系數不斷下降至逼近安全警戒線水平,最終再因外力影響地下其中一條支柱而引致倒塌。不過,屋宇署指四大問題並非導致樓宇倒塌的原因,又指樓宇失修較劏房更影響樓宇安全,只要劏房改裝工程沒令荷載超標就不屬違法。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漠視劏房問題,沒考慮所引伸的走火及衞生問題,會要求當局加強監管。

逼近荷載警戒線

屋宇署重新評估樓宇的結構承載能力後,發現原設計沒有計及露台的部分重量,幸支柱提供的鋼筋數目多於所需,足以承載額外重量,但隨着樓宇每一層分間房間造成額外重量、建築物料老化令承載能力降低,以及支柱因失修而出現明顯破損迹象及有效體積縮減,令安全系數逼近安全警戒線水平。

不過,屋宇署署長區載佳表示,令45J荷載安全系數急跌的主因不是劏房而是失修。雖然劏房一般會加建間隔牆及洗手間,亦會升高地台以收藏排水渠,但劏房沒令樓宇結構超出荷載就不屬違法,也不至於令樓宇有危險。

區載佳續稱,故樓宇應經常保養維修,現時不涉改動樓宇結構的裝修工程,雖可獲豁免屋宇署審批,但新推出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可確保業主要聘請合資格承建商進行工程。至於若45J沒有失修,單是基於外來力量會否倒塌,區載佳則坦言難以估計,只強調做好維修就可提升樓宇安全。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王國興批評區載佳的說法片面,只理會荷載能力,沒考慮劏房可致阻塞走火通道,加建洗手間則除帶來衞生問題,亦可致滲水及漏水,隨時降低石屎強度,令結構荷載能力或跌至低於安全水平,故劏房問題絕不可忽視,當局須加強巡查監管。

香港工程師學會亦認為,當局應加強對改建、加建及裝修工程的監管,進行任何牽涉間隔改動的工程前,均應先諮詢專業結構工程師等合資格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