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假鹽攻陷東莞 可致流產奪命

內地造假情況幾近失控,假貨竟成主流貨物出售。東莞市各批發市場假鹽遍地,由批發到零售,甚至街頭攤販都售賣假鹽,由於本小利大,真鹽幾乎絕迹東莞,市內大部分食肆、學校和工廠飯堂都被迫使用假鹽。專家指出,假鹽多屬工業用鹽,含過量重金屬及缺乏碘元素,孕婦長期食用可導致流產,也會令兒童智力發展遲緩,嚴重者更會中毒死亡。

「鹽是生活必需品,幾乎每餐都用鹽,食落口的東西絕對不可以造假。」家庭主婦孫太坦言,內地假貨氾濫成災,凡是內地生產的貨物,尤其是食材,定必小心謹慎。她說,曾聽聞內地有無良商販售賣假鹽,故她只到超市或相熟的雜貨店買鹽,「香港的鹽是進口貨,應該沒問題。」

孫太可向相熟的雜貨店入貨當然沒問題,但在東莞就肯定不可能,因為隨時所有店舖都賣假鹽。據內地傳媒報道,東莞各大鎮,包括常平、石龍、樟木頭及虎門等地的食品批發市場,幾乎所有店舖出售的鹽均屬假貨。假鹽與真貨外表相近,包裝同樣印有編號,惟部分編號卻是相同,顯然造假。

包裝與售價直逼真鹽

除包裝逼真外,假鹽售價更直逼真貨價錢。據了解,一箱四十包真鹽的售價為四十五元(人民幣‧下同),假鹽也要賣四十元一箱。至於散賣的包裝正貨要一元三角,假貨也只便宜兩角而已。不過,若大量購買,商販隨即可大幅降低批發價,每箱可減至廿六元;每包甚至平至五角即有交易。

由於偽冒劣質鹽充斥市面,真假難分,目前東莞市可謂真鹽難求,迫使市內的餐館、學校飯堂及工廠食堂用假鹽下廚。今年三月,東莞鹽務局在常平抽查食店的食鹽使用情況,其中在一間港資廠的食堂裏,檢獲一箱疑是假鹽,經初步檢驗是工業用鹽。

據內地政府部門指出,市面上大部分假鹽均屬工業用鹽,不含碘成分,重金屬含量卻過多。這些假鹽多來自湖北、江西等內陸地方,每噸售價僅數百元,跟食用鹽正貨逾二千元一噸,相差四、五倍,部分不法商販覬覦食鹽市場,更將假鹽價格推高,甚至貴過真鹽,牟取暴利,卻懶理公眾健康,市民誤服假鹽隨時中毒死亡。

本港大部分食用鹽從內地進口。在深水埗經營糧油雜貨的店主表示,店內的食用鹽從大陸入貨,但不清楚產地,亦不懂得分辨工業用鹽和食用鹽;而記者在超市亦發現部分食用鹽則有列出生產地,卻沒有工廠地址。

工業鹽水銀砒霜過量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講師方麗影博士表示,市民雖然可從大小、顏色及味道去區分食用鹽與工業用鹽,但單靠肉眼分辨較困難,最終仍要以化驗結果為準,「必須化驗鹽的純度、雜質及污染物等。」她指出,工業用鹽除缺乏碘元素外,重金屬過量亦是潛藏危機,「鹽是水溶性的,重金屬在人體內難以分解,影響健康。」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醫生指出,工業用鹽多是岩鹽而非海鹽,多用作化學用途,由於純度不足,重金屬如鉛、水銀甚至砒霜隨時過量,服食可致貧血、手腳麻痹甚至中毒死亡。他亦說,工業用鹽不含碘元素,若人體吸收碘不足,會令甲狀腺腫大,即俗稱的大頸泡;且碘是兒童新陳代謝的重要賀爾蒙,碘不足可影響其腦部發展,嚴重可致弱智,更會導致孕婦流產。

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於○八至○九年間,抽取市面十個食鹽樣本作化驗,測試結果全部滿意。發言人表示,所有出售的食品,包括進口的食鹽,必須符合《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規定,違例可被判最高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鹽務局僅百人 打假艱難

內地假鹽不絕,有關部門頭痛不已,雖加緊巡查,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不法商人鬥智鬥力避開法網,在執法部門資源不足情況下,難免會有更多的「漏網之鹽」。

東莞每日用鹽超過三萬噸,但鹽務局只有不足一百人負責管理,三十二個鎮只有六個執法中隊,就算跑足一天,亦無法兼顧東莞所有的市場,同時一旦執法人員曝光過度,日後便難以隱藏身份放蛇。

除了人力不足夠外,執法人員都會受到地方勢力阻礙,亦由於鹽務局不敢強制執法,不少商販或食肆都不會配合巡查。例如當執法人員到涉嫌使用假鹽的工廠,竟被請吃閉門羹,等了近一小時仍未可以到飯堂巡視,惟當一輛紅色摩托車駛入後,執法人員已心知不妙,預視到假鹽已被掉包,令行動失敗。

本小利大 嚴懲未遏歪風

內地的食鹽一向由國家監管,並統一出售,不過為了賺取暴利,不法商人紛紛製造私鹽牟利,更有人用工業鹽作假鹽的原料,內地執法部門近年亦破獲多宗巨大假鹽案。

曾重判囚13年

去年底,內地最大宗假鹽案在重慶開審,十名主犯被重判,最高囚十三年。將八百噸假鹽再包裝出售的其中一名被告在庭上直認,因為廣東過去沒有監管工業鹽,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工業鹽製作假鹽,他們見有利可圖,遂在廣東長年製造假鹽牟利。

除了以工業鹽作原料,更有不法商人利用正規鹽場生產剩下帶有重金屬和雜質的毒鹽再包裝出售,部分會仿冒真鹽的包裝,令人難以辨別真假。由於賣真鹽的利潤只有一毫,遠比私鹽的五毫少,估計近九成的雜貨店都有類似的私鹽出售,並且已流入不少的食肆,毒害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