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該讀作「陰埋」、「陰迷」還是「陰罹」?去年朗讀卷曾考核「霾」字讀音,考評局的標準答案只接受「埋」音。但記者翻查字典,較通用的《粵音韻彙》、《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廣州話標準音字典》在解釋該字時,都指該字若配上「陰」字在前解作天文現象時,可讀作「埋」、「迷」或「罹」。
霾可讀作埋、迷、罹
有別於普通話,粵語至今仍未有一套公認的標準讀音,部分具爭議的字音,各部字典可能有不同演繹,考評局卻選擇性收錄字音,將「霾」字讀作「迷」或「罹」的考生則平白失分。
會考中文科由○七年加入口試,其中一部分為篇章朗讀,考評局聲稱接受通用工具書所有發音。本報卻發現答案諸多缺漏,如去年其中一篇文章﹕「先出門的小張狂呼一聲……」,句中的「狂」字為測試點,考評局的標準答案為「kwong4」,聲母為「kw」,要如「葵」或「群」字一樣發圓唇音。但學生常用的《商務新辭典》、《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廣州話正音字典》,均標示「狂」字聲母「kw」或「k」皆可接受,即可不發圓唇音。混淆聲母為「kw」或「k」的字是常見的懶音,但考評局卻「考錯字」。
本報向考評局查詢其審音準則,發言人指,舉凡通用工具書所標示的都會接受,但未有列出其認可的「通用工具書」名單。當被質疑部分答案未有包括多本常用字典的讀音時,發言人即改口死撐,指考評局報告(試題標準答案)內之讀音是最廣為接受的粵語讀音,報告以外的讀音,只要屬坊間通用工具書所標示的,考評局亦會接受。
應列出參考字典名單
「作為評卷員,我收到嘅訊息係按佢(考評局)提供嘅標準答案畀分,如果其他讀音都可以接受,就唔需要標準答案啦。」 曾當過兩屆會考中文口試評卷員、本身任教會考中文科的冼老師直斥,考評局的解釋是將責任推卸到老師身上。冼又指,由於考評局拒絕列出參考字典名單,授課時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另外,由於考評局只接受字典音,部分字詞在口語中已有一套常用音,他認為要把所謂的正音硬塞進學生的腦裏並非好事,反會造成語言混亂。
字典音與一些約定俗成的讀音的確曾考起不少學生。○八年的試題中,出現過這樣一個句子﹕「湖濱一幢木造房子」,將「幢」讀成「棟」的學生全部觸礁,考評局只接受讀「撞」或「唐」音。
「學生平時唔會咁讀,但要攞分只可以跟佢嘅標準,咁係強迫學生就範,教育唔應該咁做。」主張粵音約定俗成的粵語文化傳播協會主席潘國森質疑,「曾經有中文科教授講過,人人都識讀嘅字就唔需要查字典,字典都會錯,編一本字典要十年八載,往往跟唔上讀音的變化。」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有關問題牽涉到考試計分,考評局有必要訂立明確標準,讓老師與學生有音可循。
冷門生字考起大學生
會考中文科加入篇章朗讀,考核學生發音咬字是新嘗試,雖只屬基礎教育的試題,但卻考起大學生。記者從○九年的試題中抽出十個較冷門的字,對十名本港大學生進行測試。
十個中文大學的學生中,半數學生連一個字的正確讀音也讀不出;表現最好的兩位,亦只是讀對了三個字。在十個難字裏,最多學生(四位)認識的字為「霾」,但有同學將此字讀作「迷」,如按考評局的標準便是「讀錯」。建築系碩士生韓同學坦言:「做咗廿幾年人都未見過呢啲字。」醫科生徐同學則認為:「呢啲字都唔會用,考嚟冇意思。」
中文科口試包括小組討論及朗讀篇章,在篇章朗讀部分,考生需於限定時間內,朗讀一篇約百多字的文章,內裏有九個測試點,考生需讀出該字的正確讀音才能得到正音部分的分數,考核的字主要分為懶音字及難讀字。日後的中學文憑考試亦會保留此部分,形式和評分與現時相同。
正音爭辯經歷30載
有別於有統一標準的普通話,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語音系,至今仍沒有一套公認的標準讀音。「正音」 運動亦由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從沒停止過,而「反正音」的聲音亦愈來愈多。
反對派:死守文讀
「正音」運動的原意是糾正懶音及錯讀,但後來愈演愈烈,尤以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名譽教授何文匯,根據宋朝《廣韻》的發音重新修訂的讀音標準在社會的影響最大。最典型的「正音」例子,是將「時間」慣常的讀音「時諫」糾正為「時艱」,「結構」由「結扣」糾正為「結救」。
而「反正音」一派,則強調語言是隨社會發展演變,「正音」以一家之說推倒一些廣為社會接受、已約定俗成讀音,是矯枉過正。「反正音」運動的重要人物、著名作家王亭之曾批評死守文讀、俗讀的規條,字典不收錄俗音是不明智的做法,會失去許多讀音。他舉「轉捩點」的「捩」字為例,字典多收錄「列」音,但《康熙字典》卻還有一個「麗」音,「捩橫折曲」、「捩舵」(將船轉回航)則為「麗」音的變讀,由陽去聲變為陰上聲,讀成「老嚟」,此例可見一些被稱為俗音而不被字典收錄的讀音,究其根源原來大有根據。
■文:黃燕雯 圖:甘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