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這是一份孤獨的工作。」屯門醫院器官移植聯絡主任張淑雯像穿梭生與死之間的傳信人,一方面安撫經歷喪親之痛的死者家屬,另一方面游說家人捐出死者器官。她坦言,一路上的挫折及失落也不少,但每當看見受贈者得以重生,再度綻放生命光芒,便是她繼續前進的動力。
張淑雯本是瑪麗醫院腎科護士,見盡無數等候換腎病人長期受洗腎之苦,故前年申請到屯門醫院出任器官移植聯絡主任。她坦言:「初頭真係好孤獨,以前做護士係一班人一齊工作,依家得自己一個去面對,喊都喊咗好多次。」
安慰與游說望獲首肯
瑪麗醫院器官移植聯絡主任古慧敏亦指,家屬剛失去至親,最重要的不是即時勸捐,而是安撫他們,即使家人最終婉拒,仍會繼續協助及輔導。某次深刻的經驗是一兒童去世,其母悲痛欲絕,拒捐器官,「十月懷胎生咗個小朋友就咁走咗,父母好難接受」,古慧敏沒窮追不捨,讓夫婦倆獨處。經冷靜後,夫婦二人終同意捐出器官,更關心受贈兒童的康復情況。
古慧敏指隨着愈來愈多人支持捐贈器官,下個挑戰是令這文化扎根,「希望香港人會覺得捐贈器官係一個『指標』,唔係一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