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科研只係齋噏 抽水不甘後人

後知後覺唔緊要,只要睇啱機會,面皮夠厚,一樣可以攞到彩、叨到光,為自己塊面貼吓金。

港府為表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同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嘅超卓成就,將以兩人嘅名分別為香港科學園會議中心同廣場及香港文化傳承中心命名。曾蔭權話,咁做係希望代表全港市民向佢哋致敬,將佢哋嘅成就流傳後世。

香港科學園會議中心外形獨特,有「金蛋」之稱,係科學園嘅地標。中心同毗鄰嘅廣場將會命名做「高錕會議中心」。煲呔曾仲話,希望呢次命名有助激發更多香港本土研發嘅新科技喎。

高錕教授憑住光纖呢項改變世界嘅重大發明登上科研界終極殿堂,「華人之光」當之無愧。佢曾經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多年,亦參與過香港科學園嘅籌建工作,香港勉強都可以沾番些少光。

講到「金蛋」,自然諗到會生金蛋嘅鵝。不過,如果將高錕教授嘅成就比作「金蛋」,呢隻蛋似乎同香港冇乜關係,同港府更加大纜都扯唔埋。因為佢嘅光纖研究係喺外國機構支持下進行,科研成就唔係喺香港取得。

講真,如果高錕當年留喺香港接受教育,佢有冇可能取得今日嘅成就?如果佢唔係諾貝爾獎得主,就算研究成果幾有價值,港府又會唔會用佢個名命名呢隻「金蛋」?

一句講晒,香港根本唔係一隻會生金蛋嘅鵝。咁多年以來,港府所謂支持科研,不過係葉公好龍,得把口噏。當局對科研嘅支援長期不足,科研投放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得嗰百分之零點八,遠遠低於鄰近地區。可以話,港府根本冇為科研提供必要條件同合適環境,營養不良,邊生得出蛋吖。

係人都知,科研項目成本不菲,回報期長,唔係一般私營企業可以負擔,如果冇政府扶持,科研發展難成氣候。家陣本港科研人員唔係轉行,就係轉往其他國家發展,多年來港府根本從未重視過科研。

再講,高錕喺中大任教多年,桃李滿門,對本港科技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以前從未得到港府應有重視同肯定。呢次獲諾貝爾獎,煲呔曾即時出嚟攞彩,話能有一位咁出類拔萃嘅人物,係香港嘅驕傲,乘機為自己臉上貼金。

最離譜就係,當局噏過之後就當冇咗件事,官方慶祝活動亦欠奉。睇到市民都因為高錕教授同香港嘅淵源,對佢嘅成就引以為榮,民間反應熱烈,港府見有水可抽,就借呢次以高錕個名命名香港科學園會議中心,將自己扮成一向支持本港科研發展嘅伯樂,面皮都算厚咯。

計功夫茶話齋,可惜諾貝爾呢位瑞典發明家當年冇設立「抽水大獎」或者「最厚面皮大獎」吖,如果有嘅話,以煲呔曾喺呢方面嘅功力同造詣,一定攞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