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港售30款止痛膏長用傷肝

不少市民肌肉痠痛或關節扭傷,會自行購買止痛藥膏塗抹,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引述美國最新報告指出,部分止痛藥膏含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雙氯芬酸」(diclofenac),長期使用有機會引致黃疸、肝炎及肝衰竭等,有病人甚至需換肝保命。協會指本港市面上約有三十種藥膏含該成分,促請衞生署要求藥廠於包裝加警告字句。

肝酵素明顯上升

協會會長鄭綺雯昨指出,本港市面有近三十款含「雙氯芬酸」的止痛軟膏,需在藥劑師監督下銷售,但毋須醫生處方。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本月初發表報告,調查三千七百名使用含「雙氯芬酸」藥膏兩至六個月的人士,發現約百分之四人士的肝酵素明顯上升,約百分之一人士的肝酵素更是正常水平八倍,肝酵素若超標三倍已屬危險警戒線。FDA更指,曾有懷疑使用該類藥膏後引致黃疸、肝炎及肝衰竭,部分個案需換肝甚至死亡,建議藥廠於包裝及說明書加入警告字句。

鄭綺雯指,醫學界一直知道含「雙氯芬酸」的口服止痛藥有機會損害肝功能,首次有報告顯示外用藥膏亦有風險。她指此類止痛膏於本港甚為普遍,部分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更長期使用,亦有市民用於肌肉痠痛或扭傷。協會副會長雷銘丰指,「雙氯芬酸」對肝臟有毒性,長期使用,肝臟未及分解毒素,造成損害。該會已通知前線藥劑師向病人說明風險,尤其需持續使用多於四星期的病人,並提醒正使用該類藥膏的市民,若出現眼白及皮膚泛黃、嘔吐及乏力等徵狀,應立即求醫。

衞生署回應指,現時該類藥膏的包裝毋須加上警告標籤,署方會密切留意相關的副作用報告,並將有關資訊通知藥物註冊委員會,考慮是否作進一步跟進行動。

衞署把關反應慢

台灣行政院衞生署早在本月十四日已經發報有關訊息,本港衞生署卻無動於衷。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衞生署反應較慢及過於被動,「既然FDA都話有嚴重個案,署方及早話畀市民知會好啲。」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亦指,衞生署往往以「為免引起恐慌」為由延遲發放資訊,未能發揮「守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