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發生不少涉及精神康復者的不愉快事件,但港府卻未有成立委員會跟進。精神康復者、家屬及社工學者均批評當局至今仍未制訂精神復康政策,忽略社福輔導,學者更指斥港府投放在精神復康的資源,僅比非洲一些落後國家多約百分之一。
明愛社區中心昨舉行精神健康服務分享會。○六年獲選「十大再生勇士」的王慧夷,○四年患有驚恐症,她憶述,每次到醫院求診時,雖獲處方效力強的抗抑鬱藥,卻覺得醫護人員缺乏人情味:「好似頭痛醫頭咁,唔覺得佢真正關心我。」
精神病患者家屬也飽受折磨。五年前,黃先生為照顧患思覺失調的女兒,不惜辭去外國的工作返港。他說最初對精神病毫無認識,還絕望得求神拜佛,餵女兒飲「符水」。在參加復康計劃後,才懂得如何照顧患病的女兒。他慨嘆,當局精神復康的宣傳太少,估計存在不少患者家屬仍飽受折磨。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趙雨龍引述外國調查指,港府投放在精神復康的資源約是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只比非洲一些國家多約百分之一,情況令人擔憂,促請港府提供更全面的精神復康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