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滴滴金:「氣候適應說」興起

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在即,中國近日就此發表減排目標,承諾於二○二○年把每單位總產值導致之二氧化碳排放減低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但中國地大人多,且經濟正迅速增長,縱然他日減排按承諾達標,全國的總排放量仍有增無減。

其他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巴西等情況亦跟中國相若,減排努力將被經濟發展所需的額外能源消耗抵銷,充其量只是紓緩排放的上升速度而已。

至於另一二氧化碳排放大戶——美國,近日發表的減排指標,亦被評為九牛一毛,未盡發達國家應有義務。眾發達國家更被批評偽善,目前大氣暖化,主要是他們在發達過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推動工業所致;發了財才立品,根本沒有資格對同樣想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指指點點。

內地最近興起「氣候適應說」,認為國家當前急務並非阻止大氣暖化,而是適應暖化,為極端氣候可能導致旱災水災頻仍、農作物失收,大饑荒重現,預先做好準備。適應措施包括在南方較常出現旱情的地區大幅增加糧食儲存量;在長江以北地區增加稻米生產,以抵償由於暖化損失的小麥生產量;以及引入更適應極端氣候的農作物,如生長更快的稻米等。

在全球都認為須對抗大氣暖化之際,談「適應」是不中聽,但期望各國摒棄私利,聯手合作,或只是臨淵羨魚;人口眾多、發展中的中國,又豈能不退而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