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成員近期頻頻亮相,公開批評政府施政或現行政策不足之處,好不熱鬧。不過,這或會令市民無所適從,不知政府立場與取態為何,值得關注。最新的例子是行政會議成員之一的鄭耀棠公開與政府唱反調,支持恢復定期賣地,又建議對土地用途加以規範化。
政府消息人士被迫回應新聞界的查詢,表示政府無意更改現行的土地政策,而規範土地用途會扭曲自由市場經濟。究竟鄭氏所講是他個人的意見,還是有為政府測試民意反應或為政策調整製造輿論的企圖呢?
自從月前警隊與紀律部隊搞爭薪酬運動以來,多位行政會議成員即先後公開批評政府的施政與現行政策,進一步削弱曾蔭權政府的管治權威,令人懷疑管治團隊渙散,不單未能為政府決策及政策護航,反而覷準時機,實行「政治抽水」,藉機提高個人名聲。這個現象近期更有愈趨激烈之勢。
回歸以還,行政會議的所謂集體保密制與負責制逐步變成名存實亡,「政府機密」通街走,消息人士所作的傳言滿天飛,如今加上行會成員毫不避嫌,主動向傳媒放話,公開與政府唱反調,除了彰顯政府的弱勢,更有若視曾蔭權如無物也。
政策過時,需要調整實在無可厚非,否則怎能與時並進呢?問題是行會成員應該要求特首及政策局長在行會的層面首先作出研究與討論,而非突然向外喊話,令政府措手不及,處境尷尬。
餘下只有兩年多時間的特區政府疲態畢露,因循求穩的心態明顯,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連施政理念相近、本應堅決支持政府的行會成員也公開批評政府,相信離政府提早跛腳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曾蔭權應該局部改組行政會議,約束好身邊的權貴,否則前景堪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