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娛樂等事情上,商界和市民都學得很快,例如「慶祝」萬聖節。曾幾何時,「哈囉喂」只是外國人的活動,是國際學校的小孩子戴個面具,在父母陪同下到朋友家拍門要糖的「親子」活動;近年萬聖節始被包裝成「有型青年」必須參加的派對,上萬人湧到蘭桂坊,狂歡過後必定垃圾處處。
萬聖節當日我在倫敦,就發現香港有多「青出於藍」。倫敦街頭也有人「扮鬼扮馬」,但氣氛卻沒有香港熾熱,也不是每家餐廳都有南瓜擺設。為何在「玩」的事情上我們不費勁就學懂,但在意識的改變和承擔上卻大幅落後於人?
在倫敦,印象最深的不是嘩鬼處處,而是不知從何時開始,這裏已認定「零垃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穿梭機場的無人駕駛火車閘門前這樣說:「我們愛火車,也愛下雨,因為火車可以收集雨水循環再用」。到便利店買樽裝水,樽上的字眼是:「我們承擔對地球的影響,這膠樽是『再利用』的塑料,這品牌已實現『膠中和』,即回收與製造的數字看齊,達到『碳中和』是二○一一年的目標。」
到了酒店,浴室也有「綠色政策」的通知,請住客盡量分開垃圾方便服務員回收,還請住客同意用過的毛巾可以翌日再用。
倫敦到處都是三色桶,放膠樽的就只有膠樽,似乎市民願意認真履行一己責任。在香港,節慶過後留下的垃圾數以噸計,無人會內疚,垃圾的「歸宿」是堆填區,但政府已忙不迭的為第一期膠袋稅的成功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