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道之行:感覺良好難解困局

施政報告不受公眾歡迎,是不難理解的事。港大民調顯示市民對報告的滿意率,與公布當日比較,急挫十一個百分點,對報告的評分更下滑至不合格的四十九點八分,這也是曾蔭權出任特首以來第一份不合格的施政報告,警鐘已告響起。

有評論認為是被慳電膽事件所拖累,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最根本的原因,是民生措施不足與力度不夠,未能助民紓困,而所謂六大優勢產業亦未能說服市民為甚麼值得支持,坦白講,大多數市民根本不了解「六優」為何物。

慳電膽事件擾攘多日,對曾蔭權的個人誠信有極大殺傷力,殆無疑問。政府高層以至行政會議儘管努力撐曾,可惜捉錯用神,效用有限。不錯,曾蔭權沒有違法或違規,高官的利益申報表沒有要求填報姻親的資料,問題是,作為特區最高領導人,道德操守應具最高水平,在避嫌的處理上,應該做到最好。

曾蔭權自我感覺良好,壓根兒也聯想不到親家的生意可能與慳電膽的政策會拉上關係,倘若早一點與行政會議成員或環保局的高層官員通報一下情況,就可以避過此劫。當然,曾蔭權的政治敏感度也確實欠佳。

話得說回來,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因為個別事件而否定施政報告。民生不過關,是今年施政報告的特點。政府在報告公布前後堅稱復甦步伐明顯,原有的民生措施已經足夠,明顯與大多數市民的實際感受有頗大落差。現在就連中產專業人士也對樓市的泡沫化感到憂慮。

打造六優產業需時,遠水難救近火。中環大變身與工廈改建拆牆鬆縛兩大賣點,與改善民生及推動新產業並無必然關係,未為市民受落。倘若沒有補救措施推出,民調將見新低,立法會否決致謝動議的狙擊力亦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