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花在教育的資源不算少,但效果卻未如人意。以大學學位而言,每年只有約一萬四千個,適齡青年中,只有約百分之十八能進入本地大學,這個比率相信是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之中最低。
香港不能大幅增加大學學額,原因之一,相信是成本太貴。現時沒有數字在手,印象中培育一個大學生,每年政府成本超過二十萬元,這還只是恒常性開支,而不計固定的校園設施建設投資。每人每年津貼二十萬元,三年是六十萬元,改制後更是八十萬元。如果增加一萬個大學學額,不計固定投資也要八十億元,那當然是一個大數目。
筆者不知二十萬元的數字從何而來。日前和一位大學教員閒聊,他不負責研究,每年教授五個學科,有數得計,證明成本不可能達二十萬元。
那位先生的薪水不詳,大概四至五萬元,把福利津貼計算在內,一年大概是六十萬元;五個學科平均每科十二萬元,一科平均學生六十人,每人成本只是二千元。
一個大學生每年大約選修十二個學科,那教學的成本就是二萬四千元。當然大學生的成本不局限於教授講師的薪津,但這應是主力。等於吃西餐的主菜,主菜二萬四千元,加上頭盤、餐湯、麵包和甜品,最多增添一倍,連小費當作五萬元好了。
就算中間再加一些變數,班中人數較少,另聘有名牌教授多名,再加一倍,也只是十萬元而已,那和所謂的二十萬元津貼,再加學生所交的學費,還有一大截距離,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