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政府財金官員異口同聲指本港經濟已走出谷底,但多項反映本港經濟的數據近月卻未見改善,失業率仍維持在百分之五點四,有逾二十萬人失業。領取綜援個案亦連續四個月上升,有剛於兩個月前失業的基層市民至今仍未找到工作,一家四口需靠綜援過活,「完全感受唔到經濟好咗,如果係,我就已經搵到工啦!」
現年四十七歲任職保安員的陳先生,剛於兩個月前受裁員影響而失業,身為家庭支柱的他為照顧妻子及兩名就讀小學的子女,惟有申請綜援「應急」,現時不斷靠任職散工幫補,「一個月最多得十幾日工開,每日三百蚊,收入不及以前一半」,他指現時全無議價能力,不理工資多少,只要有工開都照做,但至今仍找不到全職工作。
他指,以前任職長工時收入較為鬆動,經常會帶子女外出玩樂或買玩具,現時為慳錢已大大減少外出,只間中帶子女在公園玩,經常躲在家中,「經濟好就會工作機會多,人工都好啲啦,點解我仲未搵到工呢?」
怨氣高漲 攞綜援趨增
觀塘區區議員柯創盛本身從事地區服務,但明顯未有感到經濟有任何好轉,他說社會怨氣依然高漲,街坊求助個案增多,不少是埋怨物價高昂但生活質素下降,「如果經濟好,就唔會有咁多街坊嚟向我訴苦啦!」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批評,多項反映經濟的數據無改善,質疑政府稱經濟走出谷底的理據,「失業率無下降,成四分一青少年無工做,工資又無上升,攞綜援嘅人又多,低收入階層擴大,咁都叫經濟改善?」他斥政府明顯製造假象,拒絕「派糖」協助基層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