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文化行政何處尋

香港逾九成文化場地都由康文署管理,由旗艦的香港文化中心至社區的牛池灣和西灣河文娛中心等設施,都由同一職系的文化經理負責。剛入職擔任助理經理或助理館長的會按照同一培訓機制在署內晉升游走,每三數年調動崗位一次。

康文署對香港文化場地的壟斷長達數十年,由市政局和市政總署演變至今天的康文署,骨子裏都一樣,場地的租用守則差不多,部門與文化界的互動也差不多。

被同一環境和工作文化塑造的文化官員,如何突破單一的管理模式過渡西九?西九的文化場地能否「不做康文署場地」?也許今天的文化官員也不願過渡,他們都是公務員,有長俸,有安逸的機制,而他們也習慣了康文署的文化。

西九將會有十多個新場地,需要數以百計節目策劃、展覽策劃和文化行政人才,西九如何一下子招聘這麼多的人?這些人在被西九招攬前能夠在哪裏受到培訓和取得策展或統籌節目的經驗?西九管理局不能迴避這問題,要積極做研究。

香港藝術中心和幾個小型文化設施也是培育文化行政人才的「少林寺」,但他們能掌控的場地和資源佔康文署的十分之一也不到,人數不夠多。西九可以從中發掘好人才,但似乎「池塘」不夠大。

我相信民政局及西九管理局要馬上規劃一個培育的「路線圖」,才能回應西九和香港文化發展的最基本需要。

起步點是在未來五年逐步把康文署的表演和博物館場地公司化,讓場地不再由公務員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