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熊貓胎盤小懷孕有難度

本文重點
【本報訊】國寶大熊貓要成功繁殖下一代,絕非易事。除了因為雌性大熊貓發情期短,自然交配要一擊即中有極高難度外,即使透過人工受孕也難保證百發百中。海洋公園研究人工繁殖哺乳類動物多年,○一年至○五年期間,曾經成功透過超聲波檢查預測樽鼻海豚的排卵期,再以人工受孕方法令海豚媽媽誕下三條小海豚,但大熊貓胎盤細小且常有假懷孕現象,即使照超聲波也未必有發現,增加繁殖的難度。

海洋公園九十年代開始研究人工繁殖哺乳類動物。由於海豚每年不定期排卵三至四次,公園研究利用超聲波檢查海豚的排卵情況,再推算排卵期進行人工受孕,結果海豚媽媽○一年成功誕下小海豚海琪,是世界首次成功以人工受孕繁殖的樽鼻海豚。○四及○五年,小海豚Ginsan及Nona亦是經人工受孕出生。

經常「食詐胡」

不過,吳守堅說大熊貓胎盤細小,難以像海豚般利用超聲波儀器作輔助。更麻煩是有些「準媽媽」明明賀爾蒙水平增高,食量又增,但到頭來竟是食詐胡,令人空歡喜一場。現階段大熊貓飼育人員仍主要靠觀察食量、賀爾蒙水平及行為變化判斷雌性大熊貓是否懷孕。

二○○○年外借美國的大熊貓「美香」,曾接受三次人工受孕失敗,至○五年再接再厲,終在七月一個晚上,工作人員發現「美香」不願休息、喘氣和陣痛,大家才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迎接新生命來臨,最終「美香」平安誕下健康小熊貓「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