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皮膚病困擾長達八年的黎先生,雙手病發時不但痕癢、甩皮,嚴重時就連大力拍手亦會即時爆坼流血。雖然問題持續多年,但黎一直沒有求醫,「每次搽吓藥膏就會好,咁就算啦,我估都係主婦手!」
不少港人跟黎先生一樣,長年累月被不同程度的主婦手問題所困擾。有網民在討論區留言表示,「手指有好多好細嘅疱疱,又癢又甩皮,點算好呀?」隨即有網民回應,介紹藥膏治病,更有網民建議「用爽身粉敷着患處」、「用鹽水浸住」、「搽洗頭水」等所謂土法治療。
過量洗手導致「洗爛手」
俗稱主婦手的接觸性皮膚炎(又稱刺激性皮膚炎)在本港甚為常見。皮膚科專科醫生黎湛暉表示,主婦手因經常濕水或長期接觸化學清潔劑所致,以往常見於從事髮廊、飲食業或醫療業工作人士。自沙士後,勤洗手的風氣令主婦手個案大幅飆升,而豬流感爆發後,除了勤洗手外,家居勤加清潔亦令雙手接觸化學品的機會增加,以致主婦手求診個案增加兩至三成。
「唔明點解政府猛叫人勤洗手,唔通人人要帶盆水出街?」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表示,只要在進食前洗手,平時不要用手接觸眼、口、鼻已經足夠,過量洗手只會導致「洗爛手」。
除了主婦手,汗疱皮炎亦是本港常見的手部皮膚病,但誘發成因卻完全不同。「壓力大、容易緊張嘅人好易有汗疱,即使好番,日後都經常復發。」史泰祖醫生指,汗疱皮炎患者的手指罅和手板會長有水泡,奇癢無比,在水泡收乾後才會甩皮痊愈,病情可持續一星期至一個月不等,若多接觸水,病情容易惡化。
醫學界人士不諱言,在現今沉重的社會壓力下,汗疱皮炎的求診人數愈來愈多。黎湛暉醫生承認,每逢學生考試旺季,特別多學生因患上汗疱皮炎而求診,對個別嚴重的病例,才會處方含類固醇的藥膏,否則只會着重讓患者有安好的睡眠,「要瞓得好、個人輕鬆先係醫治呢種皮膚病嘅最好方法。」黎補充,壓力大亦可導致神經性皮膚炎,除雙手外,男性陰囊、女性陰部等會出現厚皮和痕癢等病徵。
中醫以清濕熱來治療
「雖然中醫角度會以清濕熱來治療,但好多皮膚病係要治療病人嘅心煩氣躁。」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從臨床經驗分析,肝火盛者即精神過度緊張的人,易出現各樣皮膚病,只盲目祛濕熱無助改善,反而要從情緒着手,以中藥來清肝熱。
皮膚病一直被視為棘手問題,苦無治本之法,加上香港生活壓力大,要精神放鬆談何容易。但醫學界人士一致認為,改變生活習慣對控制此類都市皮膚病有絕對幫助。史泰祖再三強調,「要減煙酒、減捱夜、減壓力,配合恒常休息。」否則皮膚甩皮、紅腫、痕癢難忍等只會繼續伴隨。
手部皮膚病護理須知
1.盡量減少以梘液洗手或酒精搓手
2.洗手後即時塗潤膚膏
3.勿以溫水或熱水洗手
4.接觸化學物時應戴手套
5.切勿亂抓癢處
6.保持心境開朗
7.盡快求醫
資料來源:皮膚科專科醫生
暑熱潮濕 易引致皮膚病
艷陽高掛,夏天天氣又濕又熱,適合細菌和病毒生長,容易刺激和引致多種皮膚病。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小心護理皮膚才是避免皮膚病的上策。
皮膚專科醫生提醒,如手部出現皮膚病,切忌以梘液或酒精搓手,即使洗手後亦應盡快塗上潤膚膏,能有效減低因梘液和酒精帶來的刺激。此外,不少市民誤以為用溫水或熱水洗手,能更有效清潔皮膚,其實這做法大錯特錯,熱水會加快沖去手部皮膚的油脂,容易導致皮膚龜裂、甩皮和發炎,故經常洗手的市民應避免使用高溫水。
其他要注意的就是每當接觸化學物品時,都應戴上手套,避免讓化學品直接刺激皮膚。
而個人日常生活亦要注意衞生,每日更換乾淨的衣服,切勿與人共用毛巾、拖鞋,即使夏天汗水較多,亦不鼓勵使用止汗劑,因為其原理是阻止流汗,但流汗是幫助身體降溫,在皮膚上加添化學品會更容易出熱痱或者引發其他皮膚問題。
「癢到瞓唔着,想斬咗隻手」
由於大部分皮膚病的病情都會反反覆覆,除非極其嚴重,否則不少患者都不欲求醫。而衞生署一向只統計具傳染性的皮膚病病例,所以如主婦手、汗疱皮炎和濕疹等非傳染性的皮膚病,便沒有正式統計,故現時香港各種皮膚病患者的確實人數,一向都是難以知悉。
目前最困擾港人的皮膚病,可說是濕疹。據屯門醫院一名皮膚專科醫生指出,目前皮膚科門診病人之中,多達兩成人患有各類型的濕疹。患濕疹近三十年的阿中,自小與濕疹為伴,「兩歲開始冇一日係唔痕,嚴重時夜晚真係瞓唔到,有時會好想斬咗隻手。」
病情嚴重時,阿中的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彎曲,簡單如在鍵盤打字也會疼痛非常。由於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雙手皮膚已變得很薄、很敏感,影響日常生活,「細個時唔敢參加課外活動,除咗驚令濕疹惡化,又怕畀人笑,就算大個咗同人握手,都會覺得唔好意思,擔心對方介意。」
圖:崔祖佑、文:龔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