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北京提出九七年收回主權後,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當時的構思總方向,是盡可能在管治上、政治上、經濟制度上、生活方式上把內地和香港區隔開,以免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因為有一國的強勢而影響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當時北京根本想不到香港回歸後十年八年就面臨着如何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和內地融合的問題,當時只想到一分為二,沒想到合二而一。這是二十多年前的時代和條件決定的。
正因為如此,正因為要將內地和香港在政治上盡量區隔是當時的指導思想,才會有《基本法》中「最終實現雙普選」的規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時中國內地的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香港則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市場經濟,北京知道兩者有本質差別,故明白香港在政治上有實現「雙普選」的需要。但也並非一定,因為在英國人統治下,資本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行之逾百年,香港也沒有「雙普選」。不過,北京為了穩定人心,為了盡量區隔兩地,保障香港的資本主義經濟繁榮,還是在《基本法》中作出了「雙普選」的規定。這也是當時的條件決定的。
現在時代和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的改革開放已使內地的經濟基礎大面積私有化和市場化,但上層建築依然可以是中央集權制。這即是說,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且還會走很遠很長時間。與此同時,香港的經濟因為結構性的原因,因為市場的局限,必須融入中國內地,融入珠三角才有出路。一句話,內地和香港的經濟基礎無論是制度還是營運都沒有了二十多年前的本質差別。既然如此,香港為甚麼還要在政治上「另搞一套」呢?為甚麼還要通過「雙普選」和內地在政治上盡量區隔呢?這種另搞一套和有意區隔難道不會妨礙經濟融合嗎?對此,中央和港人豈能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