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顧問醫生吳國際表示,今年共十宗肝病患者服中藥後,引致肝衰竭要換肝個案,病人希望中西合璧醫病,故服西藥同時又向中醫求診,個別病人在求診後,以同一藥單執藥服用。十人中約五至六人成功換肝,個別病人來不及換肝便去世,令人懷疑該種亂服藥做法可致肝炎病情惡化,但需要詳細研究。他強調「歸咎中藥好唔公平」,但對肝病或肝硬化的病人來說,應盡量避免長期服中藥。
該院另亦接獲數名病人本身沒有肝病,但長期服健康產品後,懷疑引致肝衰竭,幸好可及時獲得換肝保命,該院已化驗涉事產品,了解當中成分及對肝臟有否害處,但提醒市民服健康產品前,要先肯定產品成分不會傷害肝臟。
面黃腳腫至求醫已太遲
香港大學腸胃及肝臟科教授袁孟峰指出,偶爾接獲市民服用聲稱可護肝或補肝的健康產品後不適的求診個案,若趁未出現病徵時及早發現,只要停服該類產品,肝臟有機會自行痊愈,「大部分都係原本無病無痛,當係補藥咁食,仲同時食幾種,食到面黃、腳腫、肚脹先來睇已經太遲,仲可能因肝硬化同衰竭要換肝!」
他解釋,市面的補肝產品大都欠缺醫學證據,不建議市民食用,肝臟是身體解毒中心,「呢啲產品好多時一粒丸有十幾種成分,食咗半年出事都唔知係邊種成分有問題。」他呼籲本身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等肝病人士,應向醫生求診並按指示服用針對性藥物,而非自行尋找護肝方法,「你個城堡有賊都唔去捉賊,起幾多護土牆都冇用!」
無經求診亂執藥手尾長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說,中藥可用以治療肝病,但病人不能道聽途說去自行執藥,甚而求診一次後,跟着首張藥單執藥,因為病情可隨時改變,必須經中醫師診斷,辨別寒熱虛實才可用藥。由於個別中藥含毒性,用以毒攻毒機制治病,故非適合所有肝病患者,他們服中藥前應先請教中醫師。
「熱血社工」梁慶材早前因肝硬化及肝衰竭,急需換肝保命,因未能等到屍肝,最後獲長子捐活肝移植,目前其康復進展良好,黃膽素水平接近正常。他憶述患病時,不少親友提供坊間的治病藥方或健康產品,他入院前亦曾向中醫求診,但「食完覺得仲差咗,所以唔敢再食」,認為肝病患者不應「乜都試」,以防病情惡化。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