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政府忽視精神健康

接二連三發生涉及精神病人的命案,為社區響起了警號和問號。慘劇發生前,政府究竟提供了多少對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區的支援?答案當然是:不足、太少,且政策欠奉。

精神病人康復後要再次融入社區絕不容易,需要家庭和社區支持。在英國,精神健康是醫療的第一優先,而美國投放於精神健康服務的資源比任何病都多,這些經驗值得借鏡。

英美鼓吹的是「社區融合」,是認為精神病康復者有能力對社區作出實質的貢獻。在此理念下,住院和隔離不是辦法,有城市甚至取消精神病醫院。要協助精神病人,美國推動的是長期和全方位的「社區支援系統」,包括家庭和友儕支援、精神科治療、提供支援式房屋、志願工作及危機回應服務等,目標是讓病人和社區都感到安全,也可滿足康復者在社交和尊重上的需要。

支援式住房有多種,仍在復康期的可進入重視規則的中途宿舍,情況較穩定的可選擇住宅合作社。無論哪種,都有跨專業的團隊提供服務,包括藥物治療、心理輔導和生活技能訓練。有家庭支援的也可考慮外展治療,由社康護士到訪,讓康復者學習在社區生活。

在香港,精神病人出院後,首三個月可能還有社工跟進,但資源不足,每位社工需要負責近百個案,也許只能每月致電病人十分鐘,提醒吃藥等;精神病患者要定期覆診,但精神科資源緊張,每位醫生平均見病人五分鐘。

香港的精神科病人不比其他地方多,可惜政府制訂新政策的能力和勇氣愈來愈低,在資源不足、決策割裂和因循運作下,病人回到社區缺乏支援,和社區融合不來,其實是為社區埋下計時炸彈。這道理淺顯,但失望的是,政府仍未把精神健康視為優先,全面革新和加強精神病康復者的社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