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追蹤研究

市區重建局常掛在口邊的話,是以人為本,住在殘破舊樓的街坊搬到新的家後,生活有很大改善。在市建局的網頁內總有不少照片,展示街坊窗明几淨的新居和燦爛的笑容。市建局在建構的故事,是市區重建讓生活更美好。

這當然不是事實的全部。錢幣有兩面,有開心笑臉和改善生活的同時,肯定有更多人非常不滿,認為是「趕絕」,因為他們的飯碗和生計不保,本來是不靠政府的小業主,但取得市建局微薄的賠償後,卻未能找到合適的街舖繼續營業。

「追蹤」這些街坊,定期訪問他們,比較今昔的生活,對評價市區重建的得與失至為關鍵。政府和市建局不能迴避。聞說市建局已選擇兩個項目進行追蹤研究,這是好消息,但兩個當然不夠。

在過去兩個月,我與幾位年輕朋友在社區朋友搭路下,走訪了多位受市區重建影響的商戶。在大角咀經營五金的謝先生本來的店舖有五十呎深,可以放長長的杆枝,搬到新舖後只剩下廿呎,生意額少了五分之三。在大角咀經營廢紙和五金回收的羅先生本來有兩個相連舖位,搬離重建區後找不到合適的舖位,只好在原舖旁擺街檔做回收,營業額每天只剩數百元。

經營維修電鑽的張太,以前的店對面是鋼鐵和五金工程店,行人絡繹不絕,生意多到接不完,但搬走後,新舖面對公園,人流極少。在波鞋街經營體育用品的老先生,兩層舖共一千六百呎,他是業主,搬離後,他租了一個七百呎小店,由業主變租客。

其實,無論是謝生、羅生、張太或老生,他們的願望都很卑微:市建局還一個小舖給他們,讓他們繼續做小生意,自食其力,社區經濟可以繼續發展。

這是由民間自發的初步追蹤研究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