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逆市中的機會

來自新加坡的報道說,金融海嘯原來為新加坡的本地藝術工作者帶來生機和機會。

在五月開展的新加坡藝術節,就決定給予本地團體更多演出機會。去年,由來自英國的劇團打響頭炮,但今年卻換了「自己人」,讓新加坡藝術界感到鼓舞。經濟不景氣,邀請海外藝團的費用不菲,本地人才也開始成熟了,可以獨當一面。

在經濟的波動中,新加坡似乎更堅定的要發展為亞洲的文化樞紐,而來自藝術政策的範疇都是好消息。新建和利用古蹟活化的博物館相繼落成,去年的參觀人數比○七年躍升五成。連大師吳冠中也把其價值五千萬美元的多幅畫作捐給新加坡。

當地濱海文化中心總裁說,經濟衰退反讓他們有機會回應一直以來的資源「失衡」問題。他們一向的政策,是「月亮是外國的圓」,每年都預留資助邀約海外藝團到訪,但今年之後,本地團體的資助已加碼。

而經過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的本地藝壇也開始大放異彩,擺脫文化沙漠的惡名,旅客也特別喜愛新加坡的博物館和多元文化節目。新加坡藝術局在逆市中對本地藝術家的支持不會縮減,也鼓勵企業在這困難時期為藝術界提供更長遠和廣闊的空間。

香港又如何?我理解藝團資助和藝術的培育均沒有增加,我理解九大藝團的資助相當可觀,共二億多元,但其他所有藝團的支援加起來只有數千萬元。

我相信參觀各博物館的人數也沒有增加(除了LV展覽吧,但這個由政府資助、具濃厚商業氣息的展覽卻引來不少爭議)。民政局負責文化發展,其在逆市中對在社區推動文化、扶持本地藝術家有怎樣的新猷?我相信不能再等,再等的話,甚麼文化樞紐也只會停留在口號,到時,新加坡也會超越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