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寧多勿少

南韓總統李明博轄下的「未來企劃委員會」準備通過法例規章,從今年暑假開始,限制補習社的開放時間至晚上十時。看到這則新聞,我不禁失笑,原來南韓學生的操練和對補習社的盲目比我們更甚。韓國的教育制度一向講求競爭和篩選,家長為了迎合制度和裝備孩子,確保他們在公開考試有出色表現,不惜工本送孩子到「私學習」即補習社。因此,補習社愈開愈晚,學生睡眠不足,休息不夠。

在家長的要求下,相信新法例會順利在國會通過,但禁止補習社開得太晚也要勞動政府介入,我「隔岸觀火」,只感到當地教育制度的荒謬。二十一世紀是資訊和概念年代,上網就可找到各樣硬資料,有哪些知識需要熟記?專家們不是說了千百遍,新一代最重要的能力,是跨越、創新,是同理心和對世界的關懷和認知,但這並非補習社擅長的內容。

其實,香港的補習社也開得晚,我們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香港的教育制度也要篩選,在新高中學制下,每年考試的七萬學生,就只有不到二萬人可入讀大學。

因此,三三四新學制即將推出,但中學都採取寧多勿少、寧照舊勿相信新猷的態度。寧多勿少,就是鼓勵學生修讀比大學要求更多的科目。最近,科技大學公布,他們未來的收生標準是4+2x,即四科核心和兩科自選,共六科。在舊制動輒讀八科的學生聽了這樣的消息,相信都會不安,讀多一科較「穩陣」,我估計不少學校會建議學生選讀4+3x。

新高中學制面對新的公開試,今天,大部分學生會花錢到補習社學貼題目,未來又如何?縱使教育局不斷說,新試題並非只要求硬知識,也講求學生的分析力和批判思維,但熟悉舊制的學校和補習社都寧願不信。

要教育界改變思維,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