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海軍大閱兵宣布建造航母的計劃,這是在中國海軍成立六十周年之前炒作得最熱火的傳聞。謠傳粉碎後的思考是:為甚麼中國朝野熱議了二十多年的國產航母始終難產?反觀三緘其口的小日本,已經有航母戰鬥群服役,但依然以直升機驅逐艦自稱。北京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以二十多年的航母探討見證人身份披露內幕,原來改建「瓦良格號」航母竟然要七百億元!並非技術難題,而是航母的效費比太低。
外國軍事專家分析說:一九八五年中國買到澳大利亞退役航母「墨爾本號」,在南海軍事基地部分分解,其中升降機、蒸汽彈射器、主飛行甲板均得以保留,中國用它進行準航母艦載航空兵試驗。當時解放軍從海軍裝備研究所抽調三十多個不同專業人員上艦考察。張召忠看到賣方基本拆毀所有裝備和電子系統,還將該艦尾舵焊死。但飛行甲板上的彈射器和攔阻索等關鍵設備還在,垃圾堆裏混雜着廢棄的作戰值班記錄,調研組便根據這些逐步了解現代航母的主體結構和各種主要設備。
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軍費約幾十億美元,分攤到海、陸、空、二炮四大家,海軍那點錢只夠人員開支和維護老裝備。前海軍司令劉華清要海軍研究航母,但只是停留在軟科學和預先論證研究上,並沒有立項研製,更談不上建造。○二年買到「瓦良格號」船殼,前海軍副司令張序三當時計算要花七百億元才能把「瓦良格號」完全建成。劉華清提出的海軍戰略是近海防禦,張序三認為要對付有遠戰能力的核潛艇和航母,中國沒有航母,不能遠距離作戰,仗打起來只能望洋興嘆。
筆者認為,中國造航母打航母的設想根本不合國情。在可見的將來,即使傾國之力也無法打造世界第一的航母戰鬥群。既然如此,不如花小錢造潛艇和反艦導彈,倒有可能禦敵於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