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紀念日,九十年前的一場學生運動,改變了近代中國,也改變了中國人。
「五四」運動表面上是當時的青年學生反對列強、聲討賣國政府的抗爭,實際上是中國人面對長期積弱的國家,要求政治改革的總爆發。「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價值是文化啟蒙,這場運動過去九十年了,中國人追求的「德先生」和「賽先生」還未真正光臨。
直到今天,文化啟蒙對中國人還有現實意義,中國人最大的毛病不是軟弱、懶惰,也不是因循,而是愚昧;中國人最欠缺的是科學理性、是自我反省。只要看看為數不少的憤青,多數接受相當教育,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仍然以激情代替理性、以叫囂代替自省、以破壞代替建設,就明白不少中國人仍活在九十年前甚或一百九十年前的那種蒙昧的狀態,並沒有多少長進。
「五四」先賢們對中國人的民族性有深刻剖析,以魯迅、胡適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小說深刻批判國人的愚昧和因循,直到今日讀來仍覺切中時弊。但九十年過去,中國人並未完全從魯迅批判的民族痼疾中警醒過來,憤青們的毛病還是愚昧。
激進的思想解放運動,其來也遽,其去也疾,造成其精神財富不能沉澱下來,不能產生更深刻的思想成果,中國人直到今日還在等待「德先生」和「賽先生」,正是證明了這場運動並沒有取得真正成功。「五四」運動直接導致中國人接受了共產主義信仰,也導致半個世紀的國難,今日中國正復辟資本主義,證明中國走了一條彎路,而國人的愚昧也還有待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