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少年罪犯

從事社工的朋友告訴老朽:近年犯罪及濫藥者有年輕化趨勢,犯案者最細只有十歲及十一歲,反映問題嚴重,多數因缺乏家庭照顧。據悉,每年接受警司警誡的有近三千名年輕人,重犯者有五百多人。最近上水官立中學女生集體「索K」案,兩名十五歲少年疑售賣毒品……青少年罪犯增多,究竟反映了甚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美國的暴力犯罪率上升到了百分之八十,但自九十年代初,卻突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和幅度下降。史蒂芬‧列維特在《魔鬼經濟學》中指出:美國九十年代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是一九七三年美國最高法院頒布的羅伊威德法令,使墮胎合法化帶來的成果。法令頒布的第一年,美國有七十五萬名女性進行了墮胎手術,到一九八○年,這個數字達到一百六十萬。

列維特解釋,那些墮胎的女性出於種種原因,不想要腹中塊肉,如果強迫她們將那個生命誕生,那些孩子出生後,會很難得到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從而為將來的生活埋下許多隱患。由於法令的頒布,使社會減少了一大批可能產生暴力犯罪傾向的孩子。

青少年犯罪是個複雜的問題,列維特所提出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至為關鍵。不論是溺愛還是放任,家長採取的多是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有的家庭雖然管教嚴格,卻又沒有正確的方式方法。問題兒童多來自問題父母,這話有一定道理。

列維特告訴為人父母者,孩子變壞或不長進,不要把責任推給學校和社會,皆因孩子與家長有着密切的關係,家庭教育具有更多感性,父母的影響往往超過任何人。論者指出,出自於忽視教育的家庭的孩子,往往很難被社會所重視。為人父母者,再忙,也要每日抽點時間親親孩子,孩子是自己的,每日關心他們多一分鐘,你的潛移默化,孩子開甚麼花結甚麼果,你可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