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大使館

有沒有親眼見過變色龍?捧着渾身短刺的刺蝟時,雙手會否被刺傷?在城市生活,很少機會接觸貓、狗以外的野生動物吧!熱愛大自然的Toni,特意開設動物Cafe「Animojo」,引入「動物大使」,希望公眾透過近距離接觸,對野生動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將各種誤會與偏見一一化解。

宣揚愛護動物訊息

自小已對動物有濃厚興趣的保育達人Toni,為了認識各種野生動物,足迹遍及世界多個熱帶雨林。他認為人們愛護動物不應只限於貓狗,也應包括生活在大自然的野生動物,可是不少人一聽到野生動物,腦海馬上浮現出可怕、危險等壞印象,所以希望以「Animojo」作為基地,讓大家透過接觸一班「動物大使」,認識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從而發現牠們的可愛一面。

其實Toni過去曾多次出席不同學校的活動與講座,致力宣揚野外生態保育意識,期間察覺到年紀愈細的小朋友,愈肯接觸不同動物,因他們對動物沒有一個預設的觀感,接受程度較高,相反,成年人會較驚,可能是小時候沒有接觸而產生誤解,所以Toni認為要改變大眾對野生動物的看法,應由教育小朋友做起,再通過他們感動父母與家人。

引入人工飼養動物

現時館內的動物以爬蟲類為主,包括蜥蜴、變色龍、不同種類的蛇,也可找到屬哺乳類的刺蝟、屬兩棲類的樹蛙等,牠們的外形與野生動物沒分別,卻是人工飼養的,習慣與人類接觸。據Toni解釋,要勉強原本在野外生活的動物接觸人,將給牠們帶來極大心理壓力,而且動物身上或會有細菌、寄生蟲,加上有一股野性,牠們一旦受驚,有機會發生意外。

或許有人會質疑人工飼養動物等同干預大自然規律,但Toni認為提出意見的人未必知道野生動物在其原生環境中所面對的危機。Toni坦言,以往曾到訪非洲一些最原始的地方,目睹許多野生動物正受到人類捕獵、環境污染等問題威脅,愈來愈難生存。而人工飼養不但可令動物品種得以延續,亦使得動物最原始的樣貌與舉止得以保存,不失為一種保育生態的方法。

撰文:司徒德琳

攝影:郭凱敏

模特兒:Yovela(2indigo)

查詢:2849 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