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滿蘇杭800年宋嫂魚羹

你知道湯和羹有何不同嗎?兩者同樣以多種材料熬煮,但稀杰程度卻大相逕庭,湯的質感稀如水,所以又叫湯水;羹則濃稠像芡汁,主要因為混合了生粉,口感截然不同,風味各有千秋。家常便飯雖以湯為主,不過羹的歷史卻悠久得多,早在楚漢相爭時代,劉邦和項羽之間已有「分一杯羹」的故事。東漢《說文解字》解釋:「五味和羹。」原來羹最初是指用羊肉及五味調成的餸菜,後來但凡帶汁的菜餚都叫作羹,直至多年後再與湯水細分,勾芡及用了多種調味的才稱為羹。弄清楚兩者的來歷和分別後,今日就為大家介紹已有逾800年歷史的宋嫂魚羹。

宋朝名羹 千古傳誦

東坡肉、叫化雞、蜜汁火方、龍井蝦仁都是大名鼎鼎的杭州菜,然而,2013年當萬人迷碧咸到訪杭州時,他品嘗的並非上述佳餚,而是較少香港人認識的宋嫂魚羹。在香港可以吃到這道湯羹的地方並不多,但對杭州人而言,宋嫂魚羹卻是無人不曉、享譽近千年的名菜。

中國現代詩人俞平伯就曾在《略談杭州北京的飲食》中表示:「西湖魚羹之美,口碑流傳已千載矣。」指的就是宋嫂魚羹,可見其地位在飲食界非同凡響,今時今日以此來宴請上賓,昔日就連帝王亦讚不絕口。

高宗盛讚 紅遍杭州

宋嫂魚羹如此架勢,在南宋時代應該是達官貴人才有機會品嘗的盛宴吧?事實卻並非如此,根據宋人吳自牧的《夢粱錄卷十三‧鋪席》所載:「向者杭城市肆名家有名者,如中瓦前豆兒水,雜貨場前甘豆湯,戈家蜜棗兒,官巷口光家羹,大瓦子水果子,壽慈宮前熟肉,錢塘門外宋五嫂魚羹……」當時宋嫂魚羹已是西湖市集廣受歡迎的名菜,後來之所以名揚天下,就跟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 宋高宗趙構閒游西湖有關。

宋末詞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七乾淳奉親》記下了這段逸事。時值暮春3月,

宋高宗在中午時分暢遊西湖,侍從表示湖邊一家菜館的魚羹做得出色,不如以此作為午餐,而負責煮羹的宋五嫂得知要招呼皇上,於是親自將煮好的魚羹送上御舟。宋高宗吃罷大喜,便與宋五嫂閒聊起來,快人快語的宋五嫂說出自己本是東京(今開封)汴梁人士,以往一直在家鄉經營菜館,因為對宋室有感情所以南隨到臨安(今杭州)繼續過着賣魚羹的生活。

宋高宗聽後不勝唏噓,一芥草民尚且對宋室如此忠誠,南宋江山自有希望,便命人賞賜宋五嫂「金錢十文,銀錢一百文,絹十疋,仍令後苑供應泛索。」魚羹亦從此聲名大噪,不但街坊鄰里爭相前來品嘗,就連達官貴人都爭相細味,一直到了明朝依然廣泛流傳,並稱之為「宋嫂魚羹」。明代浙江錢塘縣詩人田汝成著的《西湖遊覽志餘》、《西湖二集》、《菽園雜記》等書籍均有記述此事。

八大菜系 浙菜崇鮮

浙江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選料講究、烹飪獨到、注重本味、製作精細為特徵,當中又可細分為杭幫菜、寧波菜、紹興菜及甌菜(溫州菜)4大類,宋嫂魚羹正屬於杭幫菜。發源於杭州的杭幫菜是浙菜最重要的流派,自80年代開始更獨立成菜系,多數用爆、炒、燴、炸的方式烹調,味道清鮮爽脆,呈現原汁原味。

寧波菜主要是海鮮料理,鮮鹹合一,講究嫩滑。紹興菜洋溢着江南水鄉風味,常以河鮮、家禽、豆及筍入饌,加上經常用到紹興酒,所以香味特別濃烈。溫州菜同樣以海鮮料理馳名,着重刀功,輕油輕芡,秉承着清淡鮮美的獨特色彩。

杭州西湖 美絕天下

西湖不僅是杭州最著名的景點,同時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秀麗的湖光山色譽滿全球。宋代文學家蘇軾亦曾盛讚:「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早在南宋時期已選出西湖十景,包括平湖秋月、蘇堤春曉、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和三潭印月等。由於值得欣賞的景觀實在太多,千百年來時有轉換,2007年重新評選的西湖新十景就有六和聽濤、湖濱晴雨、萬松書緣、三台雲水和梅塢春早等,全部都值得一遊。

撰文:楊雅菁 

部分攝影:郭凱敏 

查詢電話:2628 0218